考虑到张氏和两个孩子李月安又花钱雇了辆牛车让张氏带着两个孩子坐着赶路。
李月安带着顺子赶着自己家的牛车。
一路上李月安都在和顺子说话,一开始顺子表现的腼腆害羞,走了一路熟了之后就开始问李月安他好奇的事情。
虽然顺子人高马大的但是脑子和一个孩童差不多,想的事情也很善良童真。
李月安觉得这孩子不,又能干活又不会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心思。这样李月安也就放心顺子和两个孩子接触了。
两头牛拉着车慢慢悠悠的从中午走到傍晚终于到了村口,在村口有认识张氏的人在和张氏打听为啥一家都搬回来了。
李月安赶紧接了话敷衍过去,她可没工夫扯闲篇,牛车颠的她骨头都快散架了。
李月安现在只想赶紧回去收拾收拾躺床上。
依着原主的记忆到了老宅门口,篱笆院的门敞开着,几个小孩在院里爬那棵老桃树。
李月安觉得有点奇怪,不过还是先绕到租的牛车那里和车夫一起把行李拿下来,又把张氏和两个孩子扶下车来。
客气地招呼车夫“伯伯在我家歇歇,一会儿我给你烧点水喝再回吧?”
车夫摆摆手道:“谢谢了姑娘,我带了水喝,我们村离这远我得早点赶回去。”
李月安也不再坚持付了事先说好的60文钱,又多给了10文让车夫路上买点吃的。
送走了车夫,把自己家牛车拉进了院里卸了车,把牛拴在桃树下。
那几个孩子看着李月安门一家回来了早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不过有两个妇人在院里,正屋的门也是开着的。
一个年纪和张氏差不多的妇人一脸堆笑的凑过来嘴里念叨着:“呦,张大妹子,你们一家咋回来了?”
张氏也热络的问:“小梅娘,你们怎么在我家屋呢?来我们村看小梅吗?”
“哎呀,小梅这不是又要生了我带着她妹子来看着她,你也知道她家的情况。实在是住不开了。又想着你家这屋空着也是空着先借住一下。”妇人一边说一边有些尴尬的笑。
李月安趁着张氏和妇人说话的空档,在原主记忆里搜寻到,那个年纪大的妇人是自己堂哥的丈母娘崔氏。
那个20岁左右鼻子边上一颗痦子的女孩是崔氏的二女儿梨花。
李老夫子曾托他大侄子就是李月安的堂哥帮忙看着点屋子别漏雨发霉啥的,留了钥匙给他家。
所以他家丈母娘来了借住在这就不奇怪了。
崔氏一边问着:“张大妹子,镇上不好住吗咋回来了?”一边动作麻利的去卸牛车上的行李。
张氏也看出来这娘俩是不打算走了,有些奈的看着李月安笑。
李月安也是实在累了,多两个人帮忙整理也挺好的只要住的下就行,敷衍的附和着往屋里搬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