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吃过晚饭,都各自洗漱一番坐在堂屋里逗狗的逗狗,看兔子的看兔子。
牛住的牛圈就在堂屋后的楼梯下面,一直用牛角摩擦柱子。李月安才想起来没有喂牛。
赶紧去院子里把顺子割回来的草抱了一抱扔到圈里,牛才停止了对柱子的折磨吃草去了。
张氏在油灯底下纳鞋垫子,是要给顺子做的鞋,顺子现在穿的鞋一看就知道不合脚,脚后跟都在外面了。
李月安坐到张氏身边问道:“娘,启之今天去村里的学堂看了,那个夫子还认识我爹呢,娘你认识这个夫子不?”
张氏把手里的针放在盘起来的头发上抹了抹,一边继续纳鞋垫一边回道:“认识的,咱村里夫子是你爹的同窗,比你爹大好几岁,考上了秀才就没继续科考了。村里的人都叫他江秀才。”
“江秀才考上秀才的第二年,他家里人就都没了,本来家里只有他爹妈种地供他上学,他也争气。只不过运道不好,他爹妈上山砍松树卖给人家做房梁结果砍下来的松树朝他们倒下来夫妻俩都被砸死了。江秀才就回了村里以教书为生。”
李月安觉得这个江秀才的身世也太沉重了,和张氏感叹了几句才说回到启之上学的事。
母女俩人一番商量确定了启之就在村里的学堂上学。
这个时代上学是要行拜师礼的,要准备一吊肉,一担米,和三两银子。李月安准备第二天一早带着顺子去镇上买肉和米。再买点其他的东西回来。
崔氏母女也还没回来,李月安不知道这俩人要不要继续借住。张氏让李月安带着一小袋子红糖去看看小梅,顺便问一问崔氏母女还来不来。
李月安拿着那一袋子红糖,就朝堂哥李年贵家去了,在这个时代晚上出门没有手电还真是不习惯。
家里也没有灯笼什么的,幸好月光皎洁明亮李月安也没费多大功夫就安全到达堂哥李年贵家了。
见堂哥家一间屋子透着幽暗的灯光李月安就朝屋里喊:“堂哥,堂哥。我来看看嫂子。”
屋里的人听到了动静,赶紧迎了出来。
李年贵看清是李月安后,一脸喜气地冲着她问:“月安你来啦,你嫂子今天生了一大胖小子。”
李年贵前面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大女儿叫盼弟,二女儿叫招弟。可见李年贵多想有个儿子。现在得偿所愿自然是喜不自胜。
李月安把红糖递给李年贵道:“恭喜哥和嫂子了,这是一袋子红糖给嫂子坐月子吃,我今晚来问问崔姨妈和梨花今晚还过去我家住不?”
李年贵一听说是红糖更是高兴了,双手在裤腿上拍了拍赶紧接了过去,嘴里忙不迭地连声道谢:“月安你真是有心了,这红糖来的可真是时候呀,哥谢谢你了,以后家里有什么重活你就招呼哥。”
屋里的崔氏一听有红糖也赶紧从门缝里挤出来脸上堆笑的招呼李月安:“月安呐,我们就不招呼你进去了,你也知道的这孩子不满月怕惊着孩子。这红糖你送来的正是时候呢,对了今晚我和梨花就不过去住了,就在这挤挤好招呼小梅。”
说着从李年贵手上把红糖接过去低头仔细看着,又突然开口:“对了,月安。你把招弟盼弟接去你家住几天吧,小梅这是早产了我得在这看着。这两姐妹在这闹腾。我怕她们娘休息不好。”
李月安听着这名字就心里一揪一揪的,上一世家里也很疼弟弟,虽然自己也爱弟弟,但是父母的偏心还是让自己很受伤。
李月安立刻就应了,她心疼这两个不受家里看重的女孩子像心疼前世的自己一样。
崔氏招呼了两姐妹出来,跟着李月安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