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大唐将门龙婿(此书必火)_第1032章 恻忍之心(1 / 1)_大唐将门龙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1032章 恻忍之心(1 / 1)

毕竟,在怎么说,长乐公主也是自己的妻子,唐皇这个岳父不认也是不行的。 在写完这封信后,李翎又细细的检查了一遍,直到看到信里面所写内容没有问题后,他才将信想要封起来。 不过在封存此信的一瞬间,李翎由忽然想起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高丽一战,不可勉强! 是的,李翎出征高丽多年,对那里的形势十分清楚,知道高丽不是那么容易能够一举攻下。 若是强行攻高丽,等到天气变冷,极有可能将唐皇也折损进去。 若是唐皇就这么死了,那对于李翎来说,也未见得是一件好事。 如今大秦虽然国力蒸蒸日上,军力强悍,但是兵力却不足以支撑出征大唐。 若是强行为之,那也只能是让大秦陷入战争泥淖中,拖累了百姓,浪费国力。 更不用说,唐皇若是死了,那太子李承乾一旦在长孙无忌等人扶植下登基,那第一件事恐怕就是要跟大秦开启连年的战争! 这种牺牲两国百姓和将士的战争,在李翎看来意义也并不算大。 当然,李翎也自信即使两国开战,最后自己仍然能够笑到最后,能一举攻下长安,生擒了李承乾。 不过,若是唐皇真的丧命,那受到伤害最大的便是两国的百姓。 想到这,李翎也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他虽然明白两国交战是迟早的事情,也明白当断不断,反守其乱的道理,更明白作为天子一定要有铁血手腕,但是却不想让这场战争来的太早,波及的范围太大! 因为他也明白,若是自己真的拿下李承乾,那大唐就立即会陷入到隋末乱世群雄逐鹿的日子。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那时候天下的百姓必然都会受到牵连。 这并不是李翎想要看到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想让唐皇就这么死在高丽。 想到这里,李翎将信纸再次铺开,在反面又郑重的写上了一行大字: “若秋末不能收高丽,还请岳父尽早归长安,勿跟高丽人缠斗,以免后退无路!” 在写完这行字后,李翎将墨迹慢慢吹干,而后小心翼翼将信封存起来。 他知道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若非李承乾兴风作浪,我也懒得再写这么一封信…” 李翎幽幽的舒了一口气,而后便找来了一名送信的精兵,将这封信郑重其事的交给了他,嘱托道: “一定要将这封信亲自交到唐皇李手中!” “遵命!” 那送信的骑兵立即领命,而后便匆匆的走出了城楼,做了些准备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大唐。 “尽人事,听天命!岳父啊,岳父,我能帮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李翎摇头一笑,心里不由感慨道。 想起曾经自己作为大唐将军时候的种种往事,李翎不由感叹时光易逝。 做完这件事后,李翎便又和梁武一边谈论着城中的事情,一边等待着大军的回归。 按照约定,薛仁贵现在应该已经在回城的路上了。 在等了半个时辰后,李翎和梁武终于看到了一支黑甲骑兵正在快速的接近过来。 “陛下,来人是苏定方!” 梁武眼尖立即认出了苏定方的身影,而后命令守城军打开城门,将苏定方放了进来。 苏定方一进城,也直接来到了城楼上面,来参见李翎。 “陛下,末将已经将那些敌兵全部处死,而后又扫荡了几股散兵游勇,不过并未遇到那娄夏的大军!” 苏定方向李翎禀告道,他此时心里面也是好奇至极,不明白这娄夏的大军到底哪里去了。 “等等吧,等到仁贵率大军回来,一切就应该有定论了!咱们先在这路喝着茶水吧!” 李翎微微点头,一脸平静的说道。 他虽然也着急知道结果,但是也明白着急是没多少用的,只有耐心等待才是正道。 苏定方听完李翎的话后,旋即也明白了什么,便也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陪着李翎耐心等着。 夕阳西下,红日染红了天变的云彩。 这看起来想说一个大吉之兆。 李翎喝完一杯茶水后,忽然想起城里面站着的大秦铁骑们,连忙向梁武吩咐道: “将士们跟着我们奔波了一天,想必是已经累了!梁武你让将士们都回去休息吧!想必我们的女军已经做好了伙食!” 梁武领了命后,便立即走下城楼,去安排将士们的晚餐去了。 虽然天色将晚,李翎还没有看到薛仁贵大军的影子,更不知道薛仁贵到底做了什么,但是他却坚信薛仁贵一定会率领大军安然无恙的回归。 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是自己的兄弟薛仁贵! 更不用说,薛仁贵身边还有老马辅佐。 这两人一个年轻骁勇,一个经验老道,简直就是绝配。 李翎知道纵观整个吐谷浑也没有能够与他们一战的良将! 百谷城中,黑齿常之经过一番整顿,已经让自己人和梁武推荐的人接管了城中的重要岗位。 而后,他又让那些挑选出来的官员去接管了一些不重要的闲职。 紧接着,黑齿常之便照本宣科,将那些罪大恶极之人全部押往闹市伏法,唤醒了百姓们心态头的怒火,并且将这些贪官污吏的家产全部抄没。 那慕容泽的城主府中那座荒唐的行宫也被一把火毁掉。 因为黑齿常之知道这座宫殿便是慕容泽荒淫无道的象征,唯有毁掉它,才能够将人们从对慕容泽的恐惧里面解放出来。 在看到这些慕容泽行宫被毁,贪官污吏们人头落地后,百谷城的百姓们终于意识到他们的苦难日子结束了。 同时,他们也都对黑齿常之感激不尽,纷纷立下誓言追随黑齿常之,效忠大秦。 毕竟,他们平时可是受了黑齿常之不少的好处,黑齿常之便是民心所望。 等到了傍晚十分,黑齿常之拖着一身疲惫和兴奋在衙门里面正准备着明日的事情。 也就在这时,城门处传来消息,竟是有许多部落百姓拖家带口的来到了撑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