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划分,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自己目前已经走在了第二步,门级,长线虫的出现,已经有了腔肠动物门,但是以文昌祖鱼为代表的脊索动物门,依旧没有出现。
顾名思义,脊索动物门类的标志性,就是脊骨,脊椎。
脊椎,是自己的第三步,放眼地球上所有的大型复杂动物,几乎没有不存在脊椎的生命,而那些低等动物,单细胞动物,却普遍不存在这类脊骨。
脊骨,贯通全身,为动物的巨大体型化提供了最大的保障,这些庞大而坚硬的骨架,像一根根支架,撑起了动物基本的体型,没有脊椎,大型动物的体型便很难支撑,也无法上岸,后续更是无法发展出四肢,尾巴等精密协作的器官系统。
脊骨,就是动物第一骨,重要性,可想而知。
再次来到之前的那片温带海域,吴穹将目光,放在了这密密麻麻的长线虫身上。
这些生命之虫,自己要先搞懂这些家伙目前的环境和已经拥有的器官,这样才好往其他方面进化。
吴穹直接附身,回溯。
这次回溯的时间比较短,吴穹也大致了解了,线虫的进化经历。
线虫,也是由温带的深海巨怪,分裂进化而成。
深海巨怪的表皮,很多都属于寄生性进化,是被体内的无数的原核始虫硬生生的撑大的,当原核始虫被换成了胚胎魃虫后,大表皮需求已经没有了用处,整个表皮开始内卷,朝着二胚层,三胚层进化。
面,慢慢被卷成体,体内的魃虫,协作方式更加高级,功能也更加繁多而先进。
这只深海巨怪生活的区域在温带,胚胎魃虫在体内的进化,其实并不算特别快,胚胎魃虫因为吴穹当初的温度改造,在35°情况下抱团最快,火山口处,地热缝隙处的深海巨怪,最先的分裂进化出了胚层,成为海绵,海洋虫等两胚层动物。
继而发展出水母,海蜇这种多胚层动物。
所以这类地方,生命种类丰富,吴穹第一次经历这热带地方的时候,也是惊讶于当时那无穷的生机。
而温度稍微低一点的地方,胚胎魃虫的抱团速度,就会慢很多,毕竟35°的抱团刺激,才是胚胎魃虫已经培养出来的本能性,温度一旦下降到20°左右的水环境,胚胎魃虫的抱团积极性就不会太高。
抱团性不高,那动物的进化,就会慢上很多。
这也是吴穹在温带,发现的种类没有热带多的原因。
温带深海巨怪的进化,更多的是为了环境的刺激,高盐,高压等等,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而最后形成抱团,分裂出多细胞动物。
现在才发现长线虫,就是这个原因。
当初的深海巨怪,体内就存在最初的不喜光基因,深海的黑暗,更加适合它的基因型,在下降到深海后,它的体表偏扁平,更好的传递深海的水压,造成体内的水压平衡,便选择不断的扁平自己的身躯。
温带的环境,造成了线虫的进化势能不足,也成就了它的进化潜力。
进化不足,有进化不足的好处,因为不足,所以很多功能,都是半成品。
这些半成品,就是进化的缺省项,它每一步的不完美进化,都成为了下一步再次进化,最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