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最后一阶段的控制,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来实现,将导弹的控制和鸟类的捕本能相结合,锁定物之后,就可以非常精确的命中。
就好像燕子可以精确的一口吃掉半空中高速飞舞的飞虫,很多时候动物捕时的攻击精度是远超人类的机械的,只要让陆行鸟认为,敌军单位是它的物,就能换来相当之高的命中率。
蓝诺不得不承认,这种设计即便是在同等数量下,都能在冲锋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问题依旧是士兵的勇气,在没有任何装甲的情况下,朝着装甲军团发动冲锋,简直就如同自杀一般,甚至敌人会优先攻击骑在陆行鸟背上的指挥官,每一场战斗都是一场生死考验。
“你们的设计对于士兵的勇气要求太高了,不过的确,已经有了些可取之处,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陆行鸟如何进行补给?
如果想要达到你们设计中的战斗性能,那占据腹腔的大部分消化系统都必须要退化掉,转化为肌肉和供弹装置。
他们不可能在战斗期间,还进行捕,就算你们设计的时候,尽量使用了轻量化的武器,降低了补给需求,但陆行鸟的食物,和你们所需的弹药,对后勤的压力依旧很大。
特别是在你们的战术设计中,陆行鸟是需要深入丛林的,如果自己携带食物和补给的话,每只陆行鸟最多发动两次冲锋,就会耗尽体力,如果要保证生存率,每一次行动,你们只能发动一次冲锋,这意味着你们的机动优势大打折扣。”
因为看到了胜利的可能,所以蓝诺也加入到了设计之中,并且指出了他们设计出的主战兵种最大的问题。
陆行鸟的总设计师唐博闻言,拿出了一份自己的设计方案,解释道:“我们也的确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保留消化系统,陆行鸟的续航的确能够大大提升,但速度和负重都会大大下降,速度每慢一点,士兵们在冲锋中的伤亡都会大幅增加,所以保留消化系统是不可能的。
而在后勤方面,我们是根本不可能和盟军相媲美的,没有特斯拉电塔,靠着火力发电提供的能源,我们在生产力方面就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翻盘的希望了,所以我们选择了另一种方案。
彻底放弃固定的基地布置,依旧采用就地补给的方案,不过这需要对整个川蜀盆地进行改造,这是经过我们基因改造后的一种蚂蚁,根据我们的调查,他们在川蜀盆地的自然生态圈中,没有任何天敌存在,会向外来入侵物种一样短时间内遍布各地。
而他们会在自己的洞穴中,生产屯积一种糖类,我们将陆行鸟与这些蚂蚁,设计成了共生关系,蚂蚁会在陆行鸟释放出的信息素影响下,将自己储存在地下的糖类运送出来,作为陆行鸟的能源补充,而且这种糖类在蚂蚁的打包下,就像是蜜蜂的蜂巢一样,是模块化的,插上就能用,相当于陆行鸟的能源块。
甚至于我们有考虑过,让这些蚂蚁生产发射药,这样我们甚至可以只携带弹头作为补给,连发射药,带士兵与陆行鸟的食物,就都可以解决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做会损害川蜀盆地的自然生态。”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