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已经可以直接跳过六月的高考,直接保送名校就读了。”
说着,张老师都不禁有些羡慕。
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一代更比一代强。
他当年读书算是个学霸了,也没取得保送名校的待遇。
粤省队的另外四个队员同样很羡慕,虽说以他们的实力只要明年高考发挥稳定,同样国内的一线大学随便填,但跟李瑜和田正这种直接保送的卷王怪物比起来,还是要差了不少。
真是应了那句话,人比人是要气死人的,有了对比才会有伤害。
金教授只能又一次感到遗憾了。
他这趟带着学生来沈城参加数学冬令营比赛心情真的很复杂,他是来自南华师大的教授,他很喜欢很看好这些优秀的学生,恨不得把这些学生通通招揽到南华师大。
同时他又希望这些学生能在冬令营比赛上大方光彩,取得优异的成绩。
可是,这两个想法是矛盾的。
在冬令营比赛上表现好了,意味着这些学生已经不属于南华师大了。
所以金教授看着李瑜和田正,尤其是看李瑜时,心情特别复杂,只能安慰自己格局要放开,最后只说了一句:“都是为了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祝你们未来学业顺利,将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接着,金教授和张老师带着大家上了飞机,启程返回羊城。
……
事实很快证明了之前张老师的判断没错,李瑜田正这些拿了金牌的学生很快就会成为各大名校争相招揽的对象。
哪个名校会嫌弃人才多呢?把人才聚集到一起,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厉害的大佬,巩固名校的地位和声望,有了声望又能吸引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名校之间的竞争比想象中的要更加激烈,人才就那么点,顶级的人才更少,手快有有慢无,都在比看谁出手更快。
像李瑜这种在数学冬令营表现拔尖的学生,更是第一时间就吸引到了各大名校招生办的注意。
这些招生办争先恐后给李瑜的学校和父母打电话,生怕这个今年数学冬令营唯一一个考满分的天才会被别的名校,甚至自己多年的死对头抢走。
京大招生办的反应速度很快,数学冬令营比赛成绩一公布,他们第一时间获取了信息,然后寻找获得金牌的学生的基本资料。
“这个叫李瑜的学生了不得,今年唯一一个考满分的,明年肯定要以国家队的身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这样的学生必须想办法招到我们学校,速度要快,不能让隔壁抢在前面了。”
京大招生办领导吩咐了下来。
这位领导口中的隔壁指的自然是同样大名鼎鼎的清木大学。
京大和清木相爱相杀不是一天两天,总之是谁也不服谁。
比如清木在人民大会堂搞了一个周年校庆,京大一看就不服气了,也要在人民大会堂里搞一个排面一样大的校庆。
……
几分钟后,身处羊城某家五金厂,趁着休息时间在车间外边抽烟吹水的李荣华接到了一个电话。
这个电话号码很陌生,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