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无”产生出组成万物的物质,就相应地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世界多一个氢原子,就相应地会多出一个负氢原子。
就好像世界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是个“0”,而要从0里面变出个“1”来,就必然对应产生一个“-1”,也就是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以反物质从来都不是匮乏资源,而是可以凭空生产出来的资源,即使什么都没有,也可以通过能量轰击空间,产生出反物质,并同时诞生出新的正物质。
有人说,这是王琰珂窥探到了宇宙真相的第一步。
反物质批量生产技术的推广,从根本上壮大了甲星文明的能源等级,使甲星文明从利用化学能、核能、意识能三大能源的魔级文明,一跃成为了掌握反物质能的超级文明。
反物质炸弹的开发,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武器装备力量,反物质武器的小型化和威力指数级的飞跃,使甲星文明拥有了超越羽人文明科技的能力。
并且,利用正反物质湮灭产生的强大能源,甲星战舰也拥有了可以无限制强化的护盾技术,甲星星空战舰几乎可以称之为牢不可破。
但是,比较惋惜的一点就是无论王琰珂怎么冥思苦想,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冲破空间壁垒的技术难题。
即使使用极大的能源轰击空间中的一个夸克,也无法借由爆炸的巨大力量来冲破空间壁垒,她觉得自己可能从研发方向上出了问题,于是重新测试了很多遍,也没有找到问题出在哪里。
后来,王琰珂索性不再走近路,而是老老实实地不断推进战舰高速飞行的能力。
结果,却意外地在空间高速飞行的时候,发现了空间的可辨识结构。
以往,人类只能在思想实验中幻想出宇宙三维空间的样子,大概猜测它可能是一个什么形态,直到战舰速度达到每小时一亿五千万公里以上的时候,存在于宇宙间无处不在的暗物质,才勾勒出了一副三维空间的具体形态来。
在观测到它以前,暗物质,一直都是一种为了解释现有理论无法成立的奇特现象而假想出的物质。
科学家认为它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质含量,其中人类可观测和感知的世界,比如恒星系和行星等等一切,加起来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5%不到。
暗物质以前一直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矮椭球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直到甲星最新开发的宇航战舰在反物质推进器的作用下,达到了每小时一亿五千万公里以上的时候,才发现暗物质竟然发出了明亮的光斑,并且密布于宇宙的各个角落。
就好像一张漆黑的画纸上,白色的光点勾勒出的空间形态一样。
科学家推测,暗物质无法观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分稀薄,所以无法组成宏观形象,而人类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太慢,也就无法看到暗物质组成的空间形象。
就好像,人类过去就等于是一只超级近视眼的蚂蚁,只能看到自己的鼻子尖儿,暗物质就好像身边的一根电线杆,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却无法想象它全部的形状,更无法感知一长串的电线杆统一观测起来的时候,形成的笔直或者弯曲的道路的形状。
而如果这只蚂蚁的视力变得清晰起来,又置身在一列超高速的列车上,就能看到电线杆连成一片从眼前飞过,有了一个宏观的体验。
看到了空间的结构,也就提供了穿越它的可能!
王琰珂觉得,自己离跟郝志重逢的时间,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