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不在天涯)_181 静诵黄庭(2 / 2)_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181 静诵黄庭(2 / 2)

这感觉很奇怪,不似他天赋的“顿悟状态”那般精神旺盛、思维迅捷,也不似他平日练气运功时那般精力充沛、身心舒畅。

于此状态下的孟修远,只觉得内心安闲恬静、清虚淡泊,由此更生出一股发自心底深处的快活自在。

直至随着这水滴音律将《上清黄庭外景经》轻诵一遍完成,再睁开眼睛时,孟修远只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孟修远两世修炼,从还没有过这般体验。虽表面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对实力的提升,可他心里隐隐却是能够察觉得到,这诵经一遍,对自己还是颇为有益的。

至此,孟修远不由心中十分欢喜,知道自己这次湖底之行虽有些出乎意料,但却也真是得了一本“神书”。

……

湖底气室毕竟空间毕竟氧气有限,孟修远也就没有多待,在又以“顿悟状态”仔细聆听了几遍水滴韵律、加强了一番记忆之后,他便带着那块青石板重新跃入水中、钻出洞穴,直往水面上浮去。

“孟公子,恭喜恭喜,你一定找到那神书了吧。”

见孟修远从水里似利箭般窜出,一跃落在小船之上,木增老先生当即面色一喜,对孟修远祝贺道。

孟修远身子微颤,抖干身上水珠,一边穿上长袍、一边笑着对木增说道:

“老先生倒是料事如神,你如何知道的?”

老人闻言哈哈一笑,朝孟修远道:

“孟公子你难道不知道么,你这已经潜入水下一个多时辰了。

若非找到了那间湖底密室,便是你功夫再高,哪里能憋气这么久。”

孟修远闻声一愣,他因为读那《上清黄庭外景经》入迷,倒也没注意时间的流逝,没想到自己竟是已经下去这么久了。

思及此处,他赶忙将那系在腰上的青石板取下,放在阳光底下仔细地观摩了起来,想看看在阳光下是否能再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可惜,这青石板上确实只刻了这一篇经文,再无其他内容。

孟修远本已经是得了莫大好处,见此虽略有遗憾,可却也没有影响到他那原本的好心情。

又按照水滴韵律,将那《上清黄庭外景经》轻诵一遍,果然,哪怕神处这晃晃悠悠的小船之上,孟修远又是很快便进入了那安闲恬静、清虚淡泊的状态。

对面那木增老先生见孟修远对着青石板念念有词,倒也没觉得奇怪,反倒眼神之中颇有欣慰之色,就这么安静得看眼前这个俊逸的年轻人。

直至孟修远再次神清气爽地睁开眼睛,老人家才幽幽开口道:

“孟公子和逍遥子先生可真像,都是诚心求道之人。

我还能记得,百多年前他刚从湖底上来的时候,也是似公子现在这样,对这么一块青石板子宝贝得紧,一双眼睛好似粘在上面了一样。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也不知道逍遥子先生现在何处,怎么也不再来谷中看看我这个老朋友……”

老人见得眼前一幕触景生情,言辞之中略显沧桑。

孟修远闻言也有些感慨,不愿见这位慈祥老人伤心,于是故意朝他转移话题道:

“老先生,你不好奇这青石板上写得是什么吗?

我能从这湖底拿到神书,很大程度上仰仗您对我的指点,自是不敢将其独占。

您若有意,待咱们回去,我便向你讲述其中奥秘……”

老人哈哈一笑,摇头摆手,干脆地朝孟修远拒绝道:

“孟公子有心了,不过这神书再好,也不是谁都想学的。

当年逍遥子先生得了神书,也是想要传于谷中众人,可他教了几个月,大家要么便是没兴趣练,要么便是磕磕绊绊只学了点皮毛。

我就更是愚钝了,先生他亲自指点了我许久,我还一直不得入门。

后来先生无奈,将这个想法放弃,可我们谁也没觉得遗憾。

毕竟学不学神书,日子不都还是那么过么。

听先生说,谷外的人一生只能活几十年,还需要为衣食住行发愁、为疾病灾祸痛苦。

相较之下,我们谷中之人已经十分快乐,没有什么再多奢求了。”

孟修远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暗道木增老先生所言有理。这谷中之人的生活于安定幸福之中,本就心思纯净,学了什么道经功夫也都派不上用场。

不过这么一来,孟修远反倒有些不知所措。

往来他欠了旁人人情,大多数时候都是要么给对方些银钱、要么指点对方几招功夫,便算是还了。可此刻这位老先生既不需要银子,也无意练功,不由得让孟修远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他指点得经的恩情。

老人毕竟活了一百多岁,自然是看出孟修远的心思,不由又是哈哈一笑,也不多言,当即便拉着孟修远到他家中,又是盛情款待了他数日。

直至孟修远表示准备出谷之时,他才坦然向孟修远开口道:

“孟公子,我知道你是个心善的人,所以小老儿有一事相求。

我想请你将来若在外面见到了逍遥子先生,替我向他问一问好。

余下的话公子不必多说,你只说这谷里的那个叫木增的小老头,在后院地窖里藏了一坛酒。

这酒已经埋了一百多年了,小老头一直等着一个好朋友回来,才好将这酒拿出来尝尝味道。”

孟修远闻言动容,自无不可,当即向木增老先生点头应是,表示如若自己有幸能碰到那位逍遥子前辈,一定将他的话一字不差地全部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