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
“你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印完啊?咱们得抓紧!到后天他们就要公布作品作者了!”
白晓亮气笑了:“你还好意思说!昨天晚上才把作品发给我,我连夜组织人校订,刚送到印刷厂!”
“印刷厂一天能印多少册?”穆白没把白晓亮的抱怨当回事。
“加班加点的话,大概可以印三万册,这三万册明天就能完成装订,估计傍晚就能发货!在公布诗词的作者之前,大部分都能送到书店的手里。”
说到这里,电话两头的两个人轻轻地松了口气,这一波热度总算是能赶上了。
白晓亮继续道:“书店那边我已经都联系过了,他们就当这是一部普通的诗集,都愿意按照首印八万册的规格接货,到时候我会提醒他们及时补货的。”
“那就好。”穆白提醒道:“白主编的关系网发达,能不能把印出来的诗册送到一直参与直播的郑教授手上。”
“你说的是郑彦斌教授吧?”
“对,就这个基本上秃顶的大叔,看着他在电视上挺能扯的,如果突出节目效果,能给诗集做一下宣传,那就更好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白晓亮想了一圈:“别说,我还有个同学在总电视台工作。”
挂了电话,穆白微微发了会儿呆,这本诗集是他积极地融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产物,对他来说是个新的起点,所以他对这本诗集抱有很高的期望。
……
京畿府总电视台。
下午一点,郑彦斌如约来到休息室候场,准备上一点半的直播节目。
他勉强算是一位名诗人,主要是进行诗词类文战的解说。
这一轮诗词组的文战透着一股谋略的味道,当汪荃提出“十人战”的时候,郑彦斌还以为那是在虚张声势。
结果这轮文战的诗词一经公开,立即引起了郑彦斌的注意,其中有好几首极品的诗词。
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窘境是窦学士的谋略,在晋国以为自己稳赢的时候,把压箱底的作品拿出来,来一轮“十人战”。
即便处在劣势中,也能狠狠地打击晋国的士气。
正想到这里,有个三十来岁的工作人员突然打开休息室的门:“郑教授,有人送来一本今天下午才会发售的诗集,说是一会儿的节目上能用得着。”
郑教授正在琢磨着怎么赞美窦学士和汪荃的胆魄,接过诗集随口答应了一声:“哦。”
手里拿着诗集,郑教授重新做到椅子上,随手反了两页。
嗯?
是看花眼了么?
郑教授赶紧摊开一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他有些激动地又翻了几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作者都是穆白!穆白是周国人!
窦学士这个操作不光能打击晋国的士气啊!很有可能还能把败绩追平!
等等,郑彦斌又猛然想到,今天下午才会发售?这是巧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