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终于不再发笑,凝起眉头说道:“李太尉终究是朝廷的大功臣,他若是再次归顺,朝廷怕也能够接受吧。再者说你说他要反,让我凭什么相信你们,正所谓兵不厌诈,我所经历出尔反尔的事情太多了。”
岑参瞪着眼睛问道:“你想要投名状?”
“何必说得如此匪气,李太尉可以不带麾下兵卒参加相州城下的会战,但是我确实需要他的援助,可否把他的炮营借给我一用,此战过后再还给你们。介时我们就以魏州相州为界,这两地以南的土地,只要你们有本事,全打下来也没有关系。”
岑参略作犹豫沉思,点点头道:“此事我不能决策,等我回去报与主公。”
史思明阴郁低沉地发笑道:“那就请李太尉尽快答复,我们家的安庆绪等不了这么多时日了。”
岑参叉手点了点头,转身退出了史思明的大帐。
部将薛嵩在史思明身边询问道:”大王,我总感觉这李嗣业不像是真心与我们交朋友,切莫要上他的当。”
史思明嘿声笑道:“我不妨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他,他要做的也就三个可能,第一他没有背叛朝廷,想趁我与唐军激战的时候背后袭击立下大功。第二,他已经反叛,但不甘心待在河南这四战之地,所以想趁着我与唐军决战的当口率军北上攻取幽州范阳,夺取我三百万石粮草,夺取我千万贯金银。第三,他已经反叛朝廷,但野心不止于此,企图当这螳螂之后的黄雀。只要知道怎么做对他有利,这种人还难以对付吗?”
……
李嗣业驻扎在魏州边境清丰县,绛色的大纛在空中飘荡,各军在县城外扎成营盘,军帐排列规矩有序,看来治军颇为严谨。
他来到营门外对兵士拱手说道:“我是郭子仪,是从朔方军大营而来,特来求见李太尉。”
兵卒们听了不敢怠慢,连忙跑去禀报李嗣业。
片刻之后,李嗣业带着戴望、燕小四和田珍等将领走出大营,对郭子仪拱手说道:“郭司空追随我军的足迹而来,莫非是来兴师问罪的?”
仆固怀恩在他的身后低声道:“以前怎么没看出这人的脸皮这么厚,干出这种背叛朝廷的事情,竟然还敢舔着脸出来迎接。”
郭子仪用眼色制止了他,叉手恭谨地说道:“我虽与李太尉年岁相当,但资历功勋远不及太尉,您当年做北庭节度使的时候,我刚刚从北庭副都护调任朔方横塞军使,你做三镇节度使的时候,我还是横塞军使。作为一介后起之秀,郭子仪当拜见太尉。”
“不敢当,如今我已经是大唐的罪臣,你无需向我行这么大的礼。”
郭子仪翻身下马,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太尉不会就这样把我们晾在外面,连大营都不让进罢。”
李嗣业伸手邀请,他二人并肩往中军大帐处走去,郭子仪主动落后半个身位,连肩背都微微躬起。他此刻注重这些细节,只是要李嗣业加深对他的好感,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说客。
他把所有将领都摒在大帐之外,只留郭子仪在帐中详谈。
“按理说太尉已经是人臣之极,也轮不上郭子仪前来劝谏,只是太尉从昔到今所累积功勋,早已可与我大唐开国名将如李靖李绩相提并论,青史之上已经有你的一席之地,可如今突然反转,等于毁掉你这么多年苦心积累的声望与功勋。当然太尉这么做有自己的原因,但您扪心自问,如今在这邺城下,二十多万大唐士卒鏖战三个多月都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效忠皇帝吗?我都能够预感到,邺城若大胜,我大唐将在今明两年内平叛成功,八千万大唐父老不必再受兵灾之祸、若是大败,好不容易扭转的大局也将付之东流,叛军则会变得更加残酷凶暴,这叛乱也不知何时才能够平定。如今天下的大局都集中于太尉一人身上,太尉甘心让自己积攒的美名付之东流吗?太尉甘心成为千古罪人吗?”
“太尉就算有不平之事,不愿意再与朝廷虚与委蛇,但也请先以大局为重,联合击败我们的敌人之后,再分道扬镳不迟。介时太尉美名尚存,麾下归附者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