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国便是来源于此!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被父母灌注了努力工作积累财富继承中产阶级,甚至是进一步完成阶级跃迁,千千万万的的家庭价值观,自上而下主流的形成美国精神!
可是时代在变化,六十年代的美国步入真正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各个领域都在朝着组织化、有序化的方向延伸,为了保障效率,劳动者的个性必须受到压制。
同时,疯狂的内卷开始了,对于这些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此时的联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囚笼,封锁着他们的精神自由!
联邦的社会锁住了所有人对于个人价值的憧憬,在享受物质富有的同时,他们陷入了精神上的空虚和迷茫!
他们的父辈已经给他们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他们不再是食不果腹的状态,他们开始注重精神的追求。
同时六十年代本身也是无比动荡的年代,越战的爆发、古巴导弹的危机……肯尼迪的死亡、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苏联和美国进一步的矛盾积累,更是让这群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对于未来产生了更胜一步的担忧。
我们的政府会不会崩溃?
世界何时会毁灭?
第三次世界危机何时回爆发?
赤旗会不会插在白宫的穹顶之上?
后世人很难理解这些杞人忧天的情绪,即便佩顿也有些难以感同身受。
简单粗暴一些,或许更容易将之理解为,这一批的美国青年就是吃饱了撑的。
肯·凯西,真正的嬉皮士,飞跃疯人院的作者,嬉皮士的精神领袖!
斯坦利,一代绝命毒师,改进了lsd,使得其能大规模生产,且纯度更高,磕起来更带劲!
两者联动起来,在年轻人之中宣起来一股制幻风潮,大家开始集体升仙,在幻觉与幻觉之中,荷尔蒙爆发的年轻人,再度开展了一场***运动。
在他们看来,交配是自然的崇尚行为,是沟通情感的捷径。
嗯,不无道理!
***的思想,这让无数年轻人化身践行着,他们忘记阶级,抛弃身份,成群结队地甩开道德的制约,为爱激烈鼓掌。
**、毒品面前人人平等,步入迷幻世界,隔阂与仇恨就不见了。
于是滥用药物和性自由,变成了年轻人们向社会发出反对声音的武器。而这些武器的使用者,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接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还是向往这种堕落的生活,她们的颓废与消极也被授予了反世俗的意义,于是垮掉的一代逐渐将这种反社会精神发扬光大,演化成了一种攻击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社会运动嬉皮士。
说实话,在佩顿看来,这一场运动和那些魏晋时期的君子们,很相似,也算是颇有魏晋遗风了。
我们能看到小伙子留着长发,长发姑娘们,戴着花环,他们狂欢,吸毒,纵欲。
他们许多经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子女,许多人都是在校生,或者刚刚迈出校园,他们眼神单纯且清澈,洋溢着一股没有经受过社会毒打的天真模样。
他们不认为这种行为有问题,只是一种对于美好的单纯向往,好像在说虽然我离家出走,抽烟,喝酒,纹身,烫头,吸毒,滥交,但我是个好孩子。
嬉皮士运动的高潮大约在60年代中后期,当时全美国的嬉皮士成员总数大约在两三百万左右。
加州的旧金山成了嬉皮士运动的圣地,来自各地的年轻人纷纷前去朝拜。
在这里,无数青年,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公社组织,他们纷纷放弃私有财产,共享的财富、劳动、政治、伴侣。
他们反对战争,反对阶级,反对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
不过他们虽然作为反抗者,但他们却不是什么反动组织,因为他们连个像样的行动纲领。
摇滚乐,从他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斥着感染力和浓郁的反抗意味,是挑战高雅艺术的利刃,是挥向主流音乐的弯刀。
60年代初,英国披头士乐队焦洋过海席卷了整个美国嬉皮士运动的先导者,肯·凯西在听了他们的演唱会后就振奋不已。
1967年,嬉皮士摇滚乐手们将在蒙特利举办为期三天的音乐节,为了这次大型活动作为主办方之一,被约翰菲利普还为其创作了一首推广曲sanfrancisco,这首歌一经推出,便火遍全美船长之大街小巷。
嬉皮士运动的首次出圈,音乐的影响力波及到了全世界,到了开演当天,会场上聚集了近18万人,如此大的影响力,让嬉皮士们大感鼓舞,当天参加音乐节的人都穿的花枝招展,性感妩媚,并喊着makelovenowar口号。
这场音乐节所达到的效果,已经突破了纯粹欣赏音乐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变革世俗的政治高度。
在这场名为爱之下的音乐节结束后,10月,年轻人们又在华盛顿组织了一次大型活动。
年轻人们又在华盛顿组织的一次大型抗议活动,25万名抗议者聚集一堂,头戴鲜花,希望在越南的年轻人可以尽快回家,在这场行动中,不仅是嬉皮士,许多知识分子、激进分子和各阶层的公民也加入了这次抗议。
嗯,若是人们有记忆,就会记得,阿甘和珍妮在所有人的见证下,紧紧的拥抱在一切。
flowerpower!
&on在1967年10月21日拍摄于华盛顿五角大楼,一名年轻、长发、穿高领毛衣的男子将康乃馨放在宪兵的步枪枪管中。
他们将鲜花插在了士兵的枪管中,很好的诠释了嬉皮士青年的那种不顾一切的反叛精神!
先别说运动的大型活动,便一发不可收拾,从1967年~1969年三年时间里,摇滚音乐节在美国遍地开花,嬉皮士们以万人为单位,行走在下一场狂欢的公路上,他们就好比一个传教团,一路嗑致幻剂,边摇边滚,并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他们。
对于所有嬉皮士来说,最让他们难以忘怀的,当属1969年8月15日在纽约伍德斯托克举行的超大型音乐节,到场的人数达到了空前的40万人,他们三三两两或五六个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的摇滚乐曲,聊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如果饿了,更拿出实物互相分享。
广场上还有一个大水塘,一些男女脱光了衣服在其中玩耍,中途天空还下起了大雨,但是没有人选择离开他们,在没有任何遮蔽的环境中,体验的自然带给他们的畅快淋漓。
当然会场上自然少不了致幻剂的加持,有些嬉皮士突然情绪发作,直接当众和伴侣鼓掌起来,这次音乐节不仅在人数上达到了史上之最,并且整个活动期间,人群中就没有发生任何争执与破坏秩序的行为。这一片爱与和谐的景象,让嬉皮士们看到了重塑美国的希望。
支持越战的军火商、压制自由的政府官员、传统的宗教信徒、在压制下丧失自我的人、为政府充当唱手的哑子、看到所谓光明的盲人、听见圣音的聋子……对这些青年感到了恐惧!他们害怕,害怕这些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害怕这些青年对传统的反抗,害怕这些青年对他们统治的颠复!
很难用二元思维去评价嬉皮士运动,他们用毒品和滥交寻求自我的方式的确是极其堕落的行为。
据统计,在1960年,美国18~25岁之间的年轻人,都只有4%的人接触毒品,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可是在嬉皮士运动的影响下,12年后,这群人的比例中猛增到惊人的50%以上,1969年美国57所大学中,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名瘾君子,此外属于保护的滥交行为,又让艾滋病和梅毒寻找到了可乘之机,在美国加速蔓延,产生了堕胎,私生子,离婚率上升,家庭暴力等等社会问题。
嬉皮士脆弱的组织结构和开放的包容性,终于让这群生活在乌托邦的年轻人,遭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毒打。
无孔不入的资本,还是盯上了这帮人傻钱多的消费者们,音乐节的商业气氛也愈发浓厚,毒品利益集团之间也开始为争抢嬉皮士中的市场占有率而大打出手,并且还向他们兜售其他毒品。
更恐怖的是,一些地痞流氓,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还会把嬉皮士当做保护伞,做着强奸杀人的犯罪活动。
其中最为人熟知影响最为恶劣的也是查尔斯曼森,他用毒品控制着他的追随者,成立了恶名昭著的曼森家族,这个家族中的成员大多都是年轻的女士,对曼森有着极为疯狂的痴迷崇拜,她们每个人都深爱着曼森病,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
当时间来到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崩溃,失业率激增,一些曾经吃饱撑着的年轻人也开始逐渐选择回归社会,1973年的一天旧金山举行了一场埋葬嬉皮士的葬礼,最后的嬉皮士们抬着一口标有“爱之夏”字样的灰色棺材,里面装着鲜花,十字架,孔雀毛和一块儿大麻味的饼干,将他付之一炬,然后高喊:“嬉皮士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