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焦公子已然到了,那就烦请使者回去带一句话。”
“什么?”
“某孙长绪所要的,可不仅仅是个北海太守。”
……
城外,焦杰所处密林。
一名满头大汗的兵卒正站在焦杰的面前,敬畏地说道:“公子,那孙长绪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焦杰道,“什么话?”
一旁,潘璋等人都在焦杰的周围,目光灼灼的盯着面前的使者,因为使者所言,可能就决定了他们的此次进攻,是否会无功而返。
使者神色惨然道,“他说,他想要的,可不仅仅是个北海太守。”
“这!”
“狂妄!”
“口气不小!”
潘璋等人在旁边闷声说道。
但潘璋话音方落,焦杰反倒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眸子之中满是欣喜,直接令潘璋及其他诸位将领有些摸不着头脑。
明明孙绍已经拒绝了公子,为何公子还能笑出声来。
“公子因何发笑?”
一个将领看着焦杰心情不错,问道。
“孙长绪,我果然还是没有看错你!”焦杰转头看向几位武将,笑吟吟道,“孙长绪要降了。”
众将犹自讶然。
焦杰传令陈到两千兵马与自己汇合,然后亲率三千兵马出营帐,在昌邑县的西城门处停驻。
焦杰并未强攻,城墙上的守将也并未主动进攻,只是快速的将消息传给孙邵。
孙邵立于城头,一旁的校尉目光犹豫,“孙大人,那临淄使者说了些什么?”
“想用北海太守之职劝降于某。某拒绝了。”
校尉长舒了一口气。
他也怕孙邵接受了焦杰的糖衣炮弹。
“敌军似要攻城,是否回击?”
“暂且不用。”
城下,焦杰在潘璋、陈到等人护卫之下走出。
他目光灼灼,盯着城墙上的孙邵。
孙邵也第一次看到城下的年轻人,他看起来颇为俊朗,坐在马上,身材修长,目光锐利。
焦杰道:“孙长绪可在乎名节?”
“在乎。”
“你目前在昌邑,隶属青州,我手持青州刺史虎符,节制青州兵马。某问你,昌邑守将叛乱,挡某进城,该当何罪?”
“你这狗贼,明明是你先攻打国相……”
那校尉冷喝一声,但却听到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他愕然回头。
“当斩!”
孙邵手持环首刀,朝着面前的校尉力劈而出。
校尉回头之后只看到了一片白光。
人头掉落。
“你……这……”那校尉的亲兵登时大怒,杀向孙邵。
孙邵往后一顿,身后心腹与亲兵战成一团。
一刻钟后,昌邑城门打开。
孙邵在城门前上前一步,站在焦杰面前,朗声道,“我想要的,的确不只是北海太守。”
焦杰嘻嘻一笑,浑身露出一种轻松。
“巧了,我想要的,也不仅仅是一个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