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人体试验,意味着Nraink的脑机接口终于从一个大胆的想法,走向可用的商业产品。即便前路依旧漫长,但总算有所突破。
但对于马斯克来说,这只是他为Nraink设想的愿景的一小步——在那个愿景中,目前以“治疗”为目的开展的努力本身,都只是一个短期目标而已。
A
必须强调的是,在整个脑机接口领域,马斯克的Nraink并不是先驱。
可以说,马斯克的Nraink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2019年8月,马斯克就发表文章详细阐述过Nraink所采用的技术,其中提到,Nraink是在“犹他阵列”的基础上改进。而“犹他阵列”电极由Cybrkintis公司研发,在2004年获得FDA的商业许可。
脑机接口(Brain-CptrIntrfa,BCI)概念的正式提出在20世纪70年代,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
其实现手段又分侵入式的和非侵入式的,后者因为危险系数低更受欢迎,早在1924年就有记录。
Nraink采用的是前者,侵入式方案。而在这个阵营,早在1998年,已经66岁的“赛博格之父”菲利普·肯尼迪(PhiipKnny)在自己脑内植入了“亲神经电极”。2004年,四肢瘫痪马特·纳格尔(MattNag)成为第一位用侵入式脑机接口来控制机械臂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