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你们来这个地方说话安全么”齐豫问道。
莫龙祥点了点头,说:“高家的产业,安全。齐子,我让莫尔给你在他的剧院安排个私人观剧厅,你可以带着芯茹去哪里玩,毕竟你们家给你的那些可怜的族禄,还是留着在华都尽早买个院子吧。”
齐豫脸颊一红,点了下头,算是认可了问道:“侯爷,你今天找我来,可否有什么事情”
“我也不绕弯子了,这一次票选,你们吏部一定会有个名单,候选人是那几个,都是那个派系的”莫龙祥问道。
齐豫听后又点了下头,对白伺问道:“白将军,可否给张纸笔”
白伺起身,从屋子一角拿出几张递了过去,但貌似没找到笔,莫龙祥从衣服兜里摸出一支钢笔,顺手递了过去,随口让白伺不用找了。
齐豫接过笔,在纸上写了五个人名:蔡文博,纪泽,董文襄,李赞元,张卓,刘正航,齐田顺,之后又想了想,加上了陈曾守常侍。
莫龙祥看着这个名单,说:“专业人就是专业,有几个我们都没想到,你给我说说吧。”
白伺趁着莫龙祥说话的时候,把桌子上糕点、干果盘子和茶水都收拾到了一旁,空出一块地方,莫龙祥将这张纸便放在中间。
齐豫不是第一次对着莫龙祥分析,但还是说道:“侯爷,白将军,我这还小,说的可能都是错的,我且说,你们且听。”
“你说就行,我们听就是了。”莫龙祥应了这句。
“好,侯爷,白将军,那我且说了。”齐豫看着莫龙祥点了下头,便说道:“这几个人都是二品,官档都在宫里的敬事堂,我也是这几年帮着整理,记下的,可能会有些不对的地方。”
先说蔡文博,太傅的学生,官至帝党秘书处秘书长,但这不过是挂了虚衔,实际上还在内阁,兼内阁参知政事,协调内阁上下事务,维德朝6年的进士,曾在汉北省任过巡抚,若是这些人论资历讲,蔡文博远超其余人;
纪泽,华盖殿大学士,通政使司从二品通政使,也是太傅的学生,维德11年,封到了汉中知府。当今陛下西征时,西征指挥府就设在汉中,等陛下登基,调进了朝廷,一直被誉为太傅门下第一学子,比蔡文博,还要近一些;
李华迁门下,有一文一武,文就是董文襄,武就是李赞元;
董文襄,都察院院长,在任都察院前,一直在华都提督署内,帝国26年在南华省当了不长时间的省都转运使后,便进了都察院,这人听闻已经从昭嘉启程,准备回华都了;
李赞元,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华都提督署衙门指挥使,李华迁的“兄弟”,曾在陛下身边当过近卫,后来进了华都提督署,办了几个大案子,陛下称此人为“老五”,给过功绩,但江湖习气太重,陛下想过几次提拔,都最后否了;
张卓,莫虎元帅的嫡系,借助政事堂缺人的契机,从军府到了政事堂,现任政事堂从二品正奉大夫,散职,但名列华天雄之下,可谓是政事堂未为加官名的“副总理”;
刘正航、齐田顺两人相比两位在军中比我熟悉,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最后这个,陈曾守,敬事堂常侍进到政事堂历来不是新鲜事,毕竟我们的常侍和清宫太监不同,若是华王就职总理,带过去一个常侍总是说的过去的,不过这人是个搞平衡的好手。”
齐豫边说边用手比划,说的时候,整个人一改礼貌刻板,反倒是有些随意了起来,等说完,莫龙祥问道:“有些多,副总理有可能是那几个”
“蔡、董、张。主要是官职梯子,都接近,也合理,年岁恰好。”齐豫答道。
莫龙祥:“我知道了,你重点说说董和张。”
齐豫点了点头,说道:“董文襄,不是科举出身,其父应该不是大户人家,但在陛下登基之时立下从龙之功,便进了李华迁的门下,从组建华都提督署,到后来一路高升,陛下期间的大案实际负责的就是董文襄,国制改良时,原本李华迁给其争取到吏部尚书,但陛下则批了都察院的职务,应该也是这方面的考虑。董文襄曾经在南华省担任转运使时,盐税屡破新高,被陛下嘉奖,后来陛下曾在给李华迁的折子上写董文襄是聪明人;
张卓,原来是莫虎的参谋,后来莫虎担任主席的时候,张卓任职军府秘书长,甚至有一段时间担任帝国陆军司令,等转到政事堂时,陛下还下放到明城留守司任副留守,后升正留守,然后才正式进入政事堂,但不知为何,给了个从二品正奉大夫的散职,不给副总理的实职,估计是因为考虑华天雄吧。”
“有没有可能陛下提拔清流而不是三派之人”白伺问道。
“极难,但从官场上论,除非破格,现阶段清流虽然有些也是从二品,但大多处在旁支部门,即便调入,便只能沦为橡皮图章,根本管不住三派的人,最终导致政事堂混乱。这次选人,最为要紧的是,是给华王用,不可能让华王属下的政事堂混乱,所以最差的最差也有可能是陈常侍。”齐豫分析道。
“是了,白伺,齐子说的对。齐子,你早回去,别让家人起了疑心。白伺我们也走。齐子,先走。”
“恩,您这边多注意。”说完齐豫便准备离开,莫龙祥将齐豫写的那张名单,塞给了齐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