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赵氏连城璧之赵氏骄阳(沈处默)_第3章元帅战死(2 / 2)_赵氏连城璧之赵氏骄阳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3章元帅战死(2 / 2)

虽说是守卫不严,秦国三将才得以逃脱,但是,明眼如先轸者岂会看不出来,君主的纵容才是他们死里逃生的关键!他感到愤怒,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于是情绪迸裂,失了礼仪。这不是原来那个沉稳内敛老成持重的将军。他觉得自己老了,在新君时代,已经没有容身之处。

雄鸡刚刚报晓,东方露白,大队人马整装往边境开拔。

出门前,先轸把家人叫到跟前一一嘱咐。他特意把先克叫过来,一把抱起,摸摸他的头,亲亲他红扑扑的小脸:“克儿乖,以后要听爹娘的话。”说罢,把家人环视一圈,他甩起战袍下摆,转身旋风般离开。

跟往常出征一样,先且居双手紧紧扶住母亲孱弱的双肩,给母亲一个鼓励的微笑,接着便大步紧跟父亲而去。过去的那些年,每当父子出征,母亲总是身心倍受折磨。每一次的出征都是生离死别,而这一次,战争间隔如此之近,母亲的眉头更是又添新愁。

不过几日,便有情报陆续传到朝中——先是我军三部已经抵达预定地点扎营,狄国则是高筑墙,戒备森严,誓不出战,想用疲敌之术拖垮我军;于是我军派出小股兵力在敌前挑战,只等激起对方怒意,便转身即走,绝不回头;狄人想探明我军意图,派一小支队伍现身,后发现我军准备渡河,以为要绕往身后合围其主力,立马快马回报。

对方主将决定待我方半渡而击我军,于是倾巢而动;得知消息,我军按计划派出奇兵,轻骑夜行,埋伏在对方大营附近,每人手执两面我军军旗,遍插狄人主营四周;待敌方全数出击时,我军后无退路,战士个个奋勇杀敌……如此等等,依情形推算,想来捷报不远。

果然,正面会战后,敌方惨败,全力往主营方向撤退。归去一看,发现老巢已布满我军大旗,顿时慌作一团。于是我三军合力前后夹击,杀得敌人哭爹喊娘,片甲不留。

捷报如期而至,朝中上下欢腾,襄公下令举行盛大宴席犒赏将士。对这位年轻的执政者而言,此次胜利与上次又不同。这次是新君镇守都城,诸将破敌立功。这是他继位后的第二次大捷。为此,他信心大增,踌躇满志,壮志满怀。

大军归来这日,天是灰蒙蒙的。气压低沉,空气濡湿,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炎热的夏季,这样的情形并非罕见,只因与众望所归的胜利不期而遇,惹得人心浮动,急躁不安。

令人不安的并非黑云压境,而是弥漫队伍的气氛与往日大为迥异。行军的脚步与以往奏凯时候的轻快不同,似乎有千斤重的铅灌满士兵的腿脚,他们脸色悲戚,步伐沉重。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身素服的先且居。他抱着一幅铠甲,面容憔悴,眼窝深陷,脸色发青,眼眶里有极力忍住的泪珠在转动,似乎要用尽全力才不至于滑落面庞。

先且居后面紧跟四位身着白衣的士兵。他们抬着一副担架,不时手搓脸庞,拭去眼泪。有一位士兵不知怎的还踉跄两步,惹来后面士兵的不快,他马上端正身体,打起精神,费力往前走。

先家的门口已经挤满人。老夫人站在最前面,远远的她就看到了先且居,见他的表情装扮,老夫人瞪大眼睛,右手用力往旁边一拽,抓到媳妇的胳膊。她紧紧攥住,显然力道过猛,媳妇强忍疼痛一言不发。她站在身后,掂起脚尖,看到自己丈夫的模样,脸色瞬间刷白。

老夫人的脸色早已发白,嘴唇被牙齿咬出一排红痕,像是要拼命控制住自己,身体却不听使唤的轻轻晃动。

先且居已经来到母亲面前,铠甲往身后的担架一放,‘咚’的一声跪下,头紧贴地,再没抬起。此刻,任何言语都如此苍白无力,唯有沉默,才能减轻先且居满载身心的内疚、痛苦、绝望。

老夫人挺起腰,想让自己站得更直,看得更真切。她的眼光越过先且居,然后又调转回来。她的心努力告诉自己,这一切不是真的,可是真相到底如何?她又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于是,她瞪大眼睛,努力走向担架,她要仔细辨认躺着的人。

坚硬的铠甲覆盖在上,脱落的几片还有残留的血渍,断裂的一两处在苟延残喘。新染的灰尘和早已结块的泥土星星点点的分布在各处。铠甲上的每一处都是战争和时间留下的痕迹,是荣誉的证据,是生命的光芒。

一身白衣的中军元帅先轸,静静的沉睡着。他面容平和,嘴角还有被擦拭的血痕。胜利于他已经隔绝,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部署,没有战略,没有纷争,遗世独立。仿佛就在昨天,他才刚刚出门,一如既往的胜券在握,自信满满。他向来面容严肃却不忘笑着跟家人招呼。可是现在,他却赖在担架,不肯起身。

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从先老夫人的眼睛坠落,潺潺如小溪。眼泪迅速汇集到嘴角,她用颤抖的左手,紧紧捂住嘴巴。她怕,只要一出声,就会惊醒熟睡的丈夫,还怕她一出声,就会把将军毕生修炼而来的威严破坏殆尽。将军肯定希望有尊严的死,哪怕是生命尽头也要不卑不亢。

‘霍嚓’一声,一道闪电在空中闪耀,天被劈成两半,瓢泼大雨应声而落。雨点敲打着众人的身体,撕裂了在场人痛楚的灵魂。老天爷被这突袭的噩耗震惊,久久不能平息。

先家主仆整齐的跪倒在门口。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没有声嘶力竭的哀嚎,只有低头抹泪,偶有几声啜泣。他们是将军府的人,更似训练有素的士兵,进退一致,临危不乱。

忽然传来一声‘君主驾到’,惊醒了沉默的人群。人群立马让出一条道来。大家纷纷抬起头,敛容整衣,齐齐朝君主跪下。只见襄公大步走来,神情严肃,脚步有点虚浮,他走到担架前,注视先轸的遗体良久,泪已盈睫。

最后一份情报送达时,我军大胜已经不提,详述了两军交战的细节。

两军会战,本是两国前锋互相挑战。几个回合之后,我军占了先机,于是大军合围,展开厮杀。眼看胜负将定,中军元帅先轸却突然脱下头盔铠甲冲向敌军。左右护卫还没反应过来,先轸已率先斩下对方一员大将的头颅。不料,一支箭从前方直射,插入他的胸口,箭头尽没。

尽管最后我军将敌方残余全部杀害,中军元帅先轸却身负重伤,几经救治再也没有醒来。

将军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再不亏欠君主了。”

在场的军士都不知道,所向披靡的先将军如何对不起君主。只有襄公知道,这位性情刚烈的将军,用自己的生命抵偿他曾给过这位君主的难堪。

当日,朝中元老均在列。先轸对襄公的冒犯,如今忆起,仍然清晰刻骨。但是此刻,他感到浑身无力,疲惫之至。这是陪伴父亲流亡十九年的将军,是他的坚韧隐忍支持他的父亲一路走来并夺回晋国大权;国丧不久,各国虎视眈眈,又是他,毅然决然的担起三军重担,把这个国家稳稳的固定在霸主的位置,屹立不倒。

默许太夫人释放秦国三将之事,他在心里做过检讨,他承认这是自己的失误。政治上生涩的他,没有这些元勋宿将,他的政权如何稳固?他靠什么立于朝堂之上,臣服诸侯,驾驭子民?出身显贵又如何?父亲和叔叔都出身贵胄,不也流亡异乡,有家不得归?

形势比人强,这是天底下唯一的真理。没有这些尽忠报国的先辈,晋国的霸业如何发扬继承?太夫人的面子和重臣的得失孰轻孰重,为何他没有及时领悟?

先轸的死,是文公朝以来,开国元勋的二度折翼,也是整个晋国,自文公离世以来,最大的损失。

襄公意识到,他必须把自己对开国元勋的尊重和推崇摆到台面上来,否则,上下离心,君臣失和,他有何面目面对列位祖宗?

思及此,襄公穿过人墙,走到老夫人面前,他亲手将老夫人和先且居先后扶起,扶着先且居的肩膀,他语气沉重,“老夫人,先将军,请节哀!”

老夫人含泪点了点头,他继续道:“先轸元帅一生忠贞为国,赴汤蹈火,不遗余力。从先王在世时起,先轸元帅从来说一不二。带兵打仗,纪律严明,功勋卓著,堪为军中表率。此役,我军能获胜,元帅更是功不可没。无帅为国捐躯,晋国将永世铭记,特敕以国丧之礼下葬,以恤忠臣。”

话音刚落,凯旋将士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君主英明”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