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拉着户部侍郎来谢罪。
看来,杀鸡儆猴的目的已经达到。
按照现在的局面,未来两天,其他臣子都有可能前来追加认购国债。
或许第一期一百万两的份额,根本就不够。
打人的效果很好啊!
“你们起来,今天的账先记下,回头朕再收拾你们。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今后好好做官,若是能有尚佳表现,朕会将这件事忘掉,记住了?”
“臣叩谢圣恩!”
一边是杀鸡儆猴,一边还要千金买马。
朱由楥不处罚他们,就是等着其他人看好风向之后,赶紧做出明智的决定。
崇祯朝,能在朝堂上混的,眼力都不差。
相信他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能超出一百万两,达到一百五十万,那么朱由楥就能同时开展更多的计划。
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果然,正如他所预料那样。
接下来的两天,官员们纷纷请罪,追加国债的认筹比例。
有户部尚书打样,大家都明白。
只要顺着皇帝的心思来,就算是在恒生票号的事情上有所犯错,也能得到原谅。
计划为期三个月的国债发行,出乎意料,竟然在半个月时间内完成。
而且,超出原计划一倍,规模达到两百万两。
要不是户部准备的票据不够,还担心明年发行规模的话,他们打算直接弄到三百万两。
整个过程,让等着看笑话的人群,全体闭上嘴巴。
不过,事情并非没有波澜。
也有不少御史上书,激烈的弹劾。
但是……
别说是到朱由楥案前,根本就没能过了内阁门槛。
凡是说成与民争利的,一律按和恒生号有勾连处理。
谁的利益都不伤害,还能快速筹到钱。
内阁们早就被皇帝的主意所蛰伏。
当然,他们知道,皇帝背后肯定有能人。
否则,怎么能想出一个周密的计划?
还有对于某些人的青睐,简直就像是火眼金睛一般。
要说没有人帮着参谋,打死大臣们都不相信。
而臣子们也意识到一个道理。
新皇帝可比崇祯好对付多了。
只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事,就算是有些小差错。他也能容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是恒生号的事情发生在崇祯时期,只怕涉及到的官员都会拿下查办。
所以,种种巧合之下,朱由楥都想不到。
他的第一个大型政策,会是以这样的形式来实现。
处理刺杀,恢复西厂,发行国债。
就目前来说,朱由楥展现出来的能力,大臣们相对满意。
既不像他爷爷万历皇帝那么执拗,也不像堂兄崇祯甩锅和钻牛角尖。
但是么,几家欢乐几家愁,大多人高兴,难免有人忧愁。
比如,从辽东回来的袁崇焕和孙承宗。
两人本应该直接面圣,但是递上牌子之后,被告知舟车劳顿,先休息三天再说。
袁崇焕本来是满腹策略,因为他得知国债的事情,坚信自己绝对能推进关宁锦防线的修筑。
但是,看皇帝的意思。
好像,不着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