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所有的都卖,至少最近几年,兵刃和盔甲不卖,等到过几年,盔甲也卖!别的,粮食、茶叶、丝绸、甚至香烟,能卖都卖过去!“
朱由楥的话,直接打破之前和蒙古诸部贸易的规矩。
以往,大明在那些文人的操持下,一直想着用控制贸易的办法,限制蒙古诸部。
但……
今时不同往日,办法早就行不通了!
可,何如宠的观点还没有转变。
“不可,百年以来,我大明都是通过限制茶叶和粮食的出售,来限制蒙古诸部的发展。缺少粮食的他们,不得不控制人口的规模,若是敞开卖出去,那还不是任由他们发展!”
通过粮食来控制草原诸部?
也亏他们想的出来!
要是真的能饿死,从匈奴到柔然再到突厥,早就饿死了。
还用等到现在?
成效不大也就算了,带来的反作用更加明显!
不说别的,就说最近几十年。
就因为所谓的控制贸易政策,直接将一个个本来想要归顺大明草原的部落,推向建奴那边。
越是饥饿,他们就越是要寻找出口!
不给粮食,抢就是了!
抢去的粮食还不用花一分钱,那不是让他们学会在打劫中成长么?
在后世,各个国家都在想尽办法弄自由贸易区,降低贸易壁垒,组织贸易,方便产品流通,让财富在流动当中增加。
现在的文人,对于商业的作用,已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否则,东林党那帮人不会和浙商以及徽商深度绑定,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但是那些人的脑壳,在对蒙古贸易之事上,却选择钻牛角尖。
蒙古有什么?
只有牛羊马匹!
这些都是标准的初级原料。
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粮食、茶叶、瓷器、布匹,以及各种各样的制成品和奢侈品。
两相比较之下,大明在贸易当中的优势太明显了。
蒙古草原简直就是理想的原料老远和产品倾销地!
就是这么棒的贸易对象,却被那些文官们死死的限制!
好像多挣一分钱,就要了自己亲命!
改,必须改!
“你们好好给朕算算,究竟是做买卖赚钱,还是搞什么封锁赚钱!不就是每年几万两的钱么?继续给林丹汗!反正他银子花不出去,还要花在我大明的货物上!到时候,看看便宜的究竟是谁!”
何如宠依旧没有翻过味,“那岂不是将自己的钱送出去,再让别人花钱买自己的东西?莫不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