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向明军学习的八旗军面前,林丹汗的士兵吃够了亏,而且他们的个人勇武并不比林丹汗的士兵差。
所以整体的战争形势在经过一番抵抗之后,事情便向着一边倒的方面发展。
北线主战场,两万察哈尔骑兵,不敌莽古尔泰的一万军队。
而在南线,阿敏这样凶悍的将领面前,林丹汗的士兵表现的更差劲……
一点都没有此前拼死作战的架势。
也不知道是他们手软脚软,还是后金兵马太强。
总之就是不断在失败……
战局的变化,有些出乎意料。
尤其是对于观战之人。
孙传庭和卢象升交流着信息,不断战场变化。
虽说是林丹汗全面吃亏,但是还没有到全面败退的样子。按照朝廷本来的安排,还是需要等一等。
但是总有一些人喜欢特立独行,比如说袁崇焕。
在还不到出兵时间的情况下,袁崇焕以为,南线的局势十分危险,林丹汗士兵到了一触即溃的程度。
但是他认为,真的要说实际战斗力的话,阿敏带两万大军不堪一击。
士兵的勇武或许没的说,但是统兵大将阿敏是个没有头脑的莽汉。
本着绝对不放过机会的原则,袁崇焕命令:
宣府镇总兵黑云龙,带领手下一万兵马发动进攻。
锦州总兵尤士禄,带领一万兵马策应。
两万人对两万人,并且阿敏手下的两万人有一些损失,表面占据数字上的优势。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袁崇焕并没有通知卢象升和孙传庭。
等到大军出去之后,两人才意识到,袁崇焕出手了!
违背中枢的命令,用兵也罢。
袁崇焕的行为,让两人十分迷茫。
他放着心腹赵率教不用,命黑云龙主战。
或许黑云龙熟悉宣府地形,但是在指挥上,怎么能如臂使指?
就算是让尤士禄任主攻,黑云龙策应也好。
果然,导致的结果很难看。
黑云龙的一万兵马,并没有比察哈尔部的一万兵马表现的更好。
他们用很快的速度出击,又用更快的速度完成了撤退。
不能说是撤退,而说是被击退。
阿敏的军队来的很快,可以说是衔尾追击。
出击时情况甚至要比林丹汗军队更危机一些。
如果不派出士兵出城相救的话,那么很有可能面临着被击溃的风险。
如果派军队出去,没有挡住的话,那有可能就会让建奴军队攻破城池。
无论如何,那都不是袁崇焕想看到的局面。
宣府镇前卫,看着地平线出现的烟尘,守将心惊胆战。
黑云龙带走大部分兵马,城内只有不到两千人!
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