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众人议论纷纷的,都在称赞长乐公主的宽宏大度与才学。
崔致远看着低头慌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小妹,咬了咬牙。
绝对不能让事情再这样发展下去了。
否则的话,他们五姓七望的颜面何在!
“单单姑娘家的才学,怕是不能代表什么吧?”
“方才也都说了长乐公主谦逊,不知道长乐公主称赞长安城的才子们,是不是也是为了给那些才子们一个面子呢?”
“毕竟这些年来,我们可是没有听说过什么大才子的出现啊。”
“这贞观盛世的灵气,总不会连几个人杰地灵都孕育不出来吧?”
崔致远请了清嗓子,淡笑着说到,手中还摇着一把风骚的折扇。
“崔公子说笑了,难不成你不是这贞观盛世孕育出来的人杰地灵?”
还没等长乐公主开口说话,李恒就率先站了出来。
“你这书生,当真是伶牙俐齿!”
“明眼人都知道我说的意思,我说的是你们长安城的才子!”
崔致远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跑出来打岔的李恒,没好气的说道。
“哦,整了半天崔公子是想要感受一下自己跟我们长安城人杰地灵的差距啊。”
“这好办!也不需要什么大才子出面,我来陪你玩玩就行了!”
李恒咧嘴一笑,随口的话语却成功的引起了崔致远的注意力。
“哦?”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咱们两个比一比好了。”
崔致远手中折扇一合,面色不善的看向李恒。
“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就是不知道,崔公子想要比试些什么呢?”
李恒笑眯眯的看着崔致远,似乎一点都没有被崔致远糟糕的语气所影响到。
“科考可不仅仅是比试文采,算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门科目。”
“长安城的人杰地灵,想必不仅仅只是在诗词上造诣深厚对吧?”
崔致远双眼死死的盯着李恒,他可不认识李恒。但是在他的眼里,像这些整日里只知道读死书的书生,根本就不会去放低身段读什么算经,更不会说是有了读书的机会,还跑去经商什么的。
对于商人而言,像这种计算什么肯定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对于很多读书人而言,可就是一窍不通了。
五姓七望之所以底蕴深厚,不仅仅是说文化底蕴深厚,其家产之庞大也是常人难以想象。而五姓七望的嫡系子弟们,自幼不仅仅是被要求读书,算经更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
在崔致远的眼里,李恒定然是对于算经一窍不通的。而自己,早早的就接手了博陵崔氏的三家店铺,对于这些方面早就说了如指掌。
想到这里,崔致远不仅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必胜的决心。
而李恒听到了崔致远的要求,心中不禁一阵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