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刘信启带着警卫从蓬莱西城门出了城,开始了新年的巡视。
一路上快马加鞭,行进速度很快。
黄县、掖县都是路过,没有进城,直接到达海仓镇,向过年期间仍然驻守在这里的第一野战团将士拜了年。
然后和崔武、吴进两人进了办公室。
“盟主,您这一下子抽走五百人,几乎将我这里的精锐都抽干了。”
新兵训练两万人,其中一万五千是陆军,按照一个野战团两千一百人计算,这些人能够组建七个野战团。
刨除新兵中的训练优异者会被提拔为组、班长,每个野战团还需要最少五百老兵作为骨干,才能将这七个野战团搭建起来。
刘信启还打算给每个团再增加一个火炮营。
经过多次测算之后,现有的四个野战团都必须抽调五百老兵参与此次的整编,还有一千五百人会在戍守部队中抽调。
“我会给你补充五百新兵的,多加训练,很快就能恢复战力。”刘信启回道。
“那能不能再给我一些仙符?按照您的要求,我这次抽调的五百人都是比较优秀的将士,战士比例很高,这么一抽调,我们团的战士比例将会大幅度下降。
“没问题,整编的时候,我多给你一些。”刘信启应道。
拿到崔武给自己的名单后,带着五百名抽调将士,刘信启当天就朝着胶水进发了。
这次的整编会放在胶水进行,因为这里的新兵训练营里有一万名陆军新兵。
到达胶水后,刘信启先是前往第二野战团驻地,同样的一番动作,拿到了五百名抽调将士的名单。
让刘信均安顿好跟着自己来的五百老兵后,刘信启继续前往胶州湾。
从孙立手里再次拿到五百人名单,然后带着第三野战团抽调的五百老兵返回胶水。
在路上的时候,刘信启碰到了从即墨戍守部队中抽调的两百老兵。一起回到胶水县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在军营里和将士们一起过了佳节,猜了几个灯谜,感受了下大战之前的轻松氛围之后,刘信启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从蓬莱的第四野战团和其他六县戍守部队抽调的老兵陆陆续续赶到了胶水,一起来的还有军机院的军吏一百人,包括陆军部部长刘信昂、武选部部长刘信刚、兵部部长刘礼振和后勤部部长刘礼升。
四个野战团的团长也全部来到了胶水,将团务工作交给了副手。
“一个火炮营设置十门靖炎二年式火炮,一门火炮需要二十人操作,光是操作这十门火炮就需要两百人,还有二十门虎蹲炮,每门需要五人操作,又是一百人。加上一些后勤、指挥等岗位,一个火炮营最少需要五百人。”刘信远之前的化城之战,实战了大规模使用火炮的作战方式,对于火炮营的组建,他最有发言权。
“靖炎二年式火炮”是刘智木去年底研制的一种陆地野战火炮,可以发射十斤炮弹的前装滑膛炮,炮身长四尺,口径两寸,倍径20,炮身重九百斤。
为了能够在陆地上移动,陆战火炮的重量比舰载火炮轻了三成,这也导致陆战火炮的发射药药量减少了许多,威力比舰载火炮小了许多,有效射程四里。
四里之内射击精准度在方圆十米以内,能够破城门。
“嗯,我已经测算过,火炮营确实需要五百人。”刘信启回道。
“那我们这次整编就不能新增七个野战团了?”刘礼振接话道。
“可以的,我打算减少每个团的后勤和文职人员。”刘信启解释道。
经过第三次整编之后的运转,刘信启发现给营部、团部设置的后勤和文职人员太多了,其实在大多数时候,战兵是可以做后勤工作的。
一个班十个战兵,一个排就是四十战兵,一个连一百二十战兵,一个营三百六十战兵,按照陆军营六百三十人的编制,其中只有百分之五十七的战兵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