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部正在召开高层会议,一大帮子校级以上的军官,坐在一个大会议室里。
刘信启在会议室外等着,旁听了整个会议过程。
主要内容是商议新造山岳级和州级战舰的分配、长江以南贸易线路的开拓、东海海盗的清剿。
这些军官都是战士,整个会议没有扯皮推诿,进度非常的快。
大家心往一处使,都很有担当,考虑问题也能够做到以大局为重,除了分配战舰的时候有一些争执,被高远裁决以外,其他议题都快速的拿出了结果。
申时过半,会议结束,军官们鱼贯而出,只留了高远、赵良和叶川三人在会议室里。
刘信启从角落的等候区站起身,将遮脸的帽子摘下,进入了会议室。
“盟主!您今天怎么过来了?”
先看到刘信启的事叶川,立即起身行礼。
刘信启给三人回了个军礼,走近之后随便拉开一张凳子坐下。
“今天过来找你们有任务。”
“您说。”赵良摊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打算记录。
“今年蝗灾严重,估计境内粮食收成不足往年两成,所以需要前往江南大量采购粮食回来赈济无粮的百姓。”刘信启说道。
之前和南赵和议之后,江南的海贸得到了恢复,不过粮食贸易还是隐隐受到了限制。
虽然可以在陆上直接交易了,可是那些大士绅、大粮商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大规模粮食出口几乎停滞。
只有一些小粮商,东平西凑的收集一些粮食卖给兴汉盟。
一些老客户、大粮商的出口欲望大大减少,无论赵南怎么交涉都没用。
要知道,今年虽然河北遭了旱灾和蝗灾,可是江南却丰收了。兴汉盟给南赵挡住了战争,南赵境内和平稳定,粮价降的很厉害。
一斤未去壳的稻谷,农民售价已经降到了一文钱,算是触底了。
兴汉盟在江南的势力,受到之前的驱逐打击,好不容易建立的一些自购粮渠道几乎全部被摧毁,重新建立需要时间,目前还是只能靠中间商收购。
兴汉盟从中间商手中收购粗粮,每担价格在五百文至八百文(较之前海上中转有所下降)。
这么高的利润,大粮商竟然不上赶着过来卖,说没有大势力从中作梗,谁信?
“要我们海军部护航吗?”高远问道。
“不是,需要你们去敲门。”刘信启回道。
南下江南的航路,护航已经交给了近岸防守舰队,运粮有盟属货船和私人货船,第一舰队已经很久没有亲自运粮了。
“敲门?”三人都面露疑惑。
“是的。南方的大粮商将自家门关了起来,让我们不能大量的买粮,够粮价格还被抬的很高。”刘信启解释道:“我需要你们去将他们的门敲开,让他们配合一下,告诉他们河北有几千万百姓正等着江南的粮食救济。”
“我明白了。”高远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去敲门,不管主家愿不愿意开门,这门都得敲开。
所以需要海军部去做敲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