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根源上削弱妖魔鬼怪等一系列诡秘存在的影响。
自第四纪以来,我们一直分割两界,让神归于神,让人归于人…”
“努力之下,也是卓有成效。”
“在九州的腹地,特别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天下名城、千古之都、一州之府的长宁城。
已经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阴阳两分,已然如其名一般初步实现了长宁久安。”
“长宁虽然有着百万人口,但其中所诞生的鬼祟却是比一些小城还要少得多。”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进一步的减少…”
“但在边关却是截然相反。”
“因为其外还是为天地混沌的蛮荒时代,我们为了和之对抗也不由得被迫的人神混居了起来。”
“超凡在那里不再是隐秘。”
“当然,当我们的疆土继续向外延展,等边疆化为内陆,其自然也会变得有理。”
“九州并不是平的,其核心处和外面相比要差着一两个时代,越往外就越是野蛮。”
包蕾的语气不由得复杂了起来,有些感慨这个荒诞无比却真实存在的世界。
接着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是九州地面上的边关,任务之所在还并非是寻常意义上的边关,而是处于阴世中的一座城关…”
阴世是阳世的反面。
其又被叫作“阴间”,“世界之影”,“天地之暗”……是一切污秽、黑暗非理性的结合体。
阴世之中蕴涵着一切神秘,无穷的鬼祟怪异。
三河之一的黄泉路,虽然表现为空间战略系统,但根本内核却是隔绝阴世的一道封印。
所谓借道黄泉只是因为阴世的特殊本质,因为两界之间互相关联,而带来的一种正面的衍生作用而已。
黄泉路的根本从来都是在阴世之上。
虽然人族凭借着黄泉路从而对于阴世有了一定的掌控,但阴世实在是太大了,并且太过混乱了。
其中阴阳颠倒广阔无恒,无人能够了解其中到底还暗藏着什么…
能够确定的是,一定有着无数妖魔鬼怪潜藏在其中。
人族的最终之敌妖、魔、鬼、怪中‘鬼’的诞生据说就与阴世有关。
包括救世会在内的数个邪道组织其根源,根基所在就在阴世。
而且据传闻救世会还掌握有阴世的一部分根源,这也是他们一直无法被剿灭的一大原因。
作为妖魔鬼怪的永世之敌,为了真正的清理干净这个世界,同时也为了阴世之内的无数神秘与超凡之物…
对于阴世的探索一直是地府和人族的主要任务,有很大一部分力量都被牵扯在这其中。
经过了无数年来的努力,不断的向着未知之处探寻。
虽然阴世之内空间颠倒,不知道有多少距离,但可以知道已然是十分深入了。
道士们所到达的地方,已经远到了黄泉路都不能完全触及。
为了方便来往,于是便在那人所不能及的地方立下了城关,在阴世之内扎下根来。
此次任务所在“阴死关”就是其中之一。
有很多长久生存于阴世之内的道人,会以此当作灯塔与驿站,以其为基点,扩展着人族生存边界…
…
随着三人的徐徐道来,彼此之间对于此行任务所在的印象也逐渐的完善、丰满了起来。
对此行任务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同时也对曾经所掌握的历史,也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感受。
不再是寥寥数笔的冰冷文字,在那只言片语间感觉到了血肉。
这时却是要说明一下,为什么过了这么久了,张宝仁却还需要在任务前临阵磨枪。
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是这么的‘浅薄’、‘无知’。
这可不是因为他太懒,实在是这个世界中需要了解的,更加重要的知识太多了。
特别是那些神通妙法,那些真正的代表着某种大道至理的无穷符文,真的是牵扯了他太多的精力。
除了那些经典的必然要了解的常识,心思一直在这上面。
肉还没吃完实在舍不得喝汤。
此前「元神」刚大成的时候,心灵意识得到了升华,张宝仁曾想过将整个藏书阁给背下。
如此不说成为万事皆懂的人形藏书阁是多么的方便。
最主要的这得是多大的底蕴,无数人的智慧精华,一界积累,天地至理,大道真言…尽归于一心。
这岂不是爽哉美哉…
然后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元神思维运转,记忆容量都远胜常人千百倍,一念不忘,再加上那如同意识传输的玉砖玉简。
按理来说记下一个藏书阁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当他刚看完一个书架就感觉不太对,转念一想,瞬间就发现自身的情感好像变的淡了一点。
当下便心里一惊,赶忙快查找其中问题,最后在这藏书阁中找到了关于这种情况的记载。
此种情况并非只有他出现,以前也出过类似的事例。
道士们将此种状况谓之曰:“化道”
其根源自于元神。
对于一些信息知识,普通的人要想学习是需要不断加深,反复记忆的。
并且其记忆本身是模糊的,是需要逻辑,需要惯性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忘记是一个非常简单,并且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元神成就之后却是可以真正的过目不忘,一念不忘。
无论是多么细微,多么久远的记忆,一想即会回忆起来。
且其的记忆也并非是线性,而是为混沌。
这相比于普通人确实是一种本质的提升,但是…提升的太过了。
短时间获得大量的深刻且复杂的知识记忆,会对原有的记忆造成挤压。
源于记忆的种种情感会被摊薄,严重者会崩灭感性。
变成一个与道相同,冰冷无欲的真正“道人”。
不过‘无情无欲’也代表着‘无烦无扰’,摆脱了“人”这种低级生灵而有的浅薄感情,只余下纯粹的理性。
就好似解脱了束缚,能够将元神的所有潜能挥发出来,会全方面的,远远的超出普通道士不少。
这般看来,也难说“化道”是劫难,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化。
只是张宝仁还暂时还不想太上忘情,剥离感性化道而去。
而同样的,此世内的道士们也都是如此。
可能人的劣根性实在是太重了一时还摆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