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衡势力比较大的陆军部,明治又将陆军的参谋部独立出来,之后又以陆军参谋部为基础,组建了完全归属明治中央政府的参谋部。这样的调整,让明治对于陆军部的管理更加有效。
因为这一切都无需民选。所以执行起来更加有效和可靠。
一众参谋部人员向明治行礼后,参谋长西乡立刻讲述起来,“天皇陛下。再过半个月,我军两艘战列舰就要抵达东京。臣以为,还是不要让两艘战列舰入港,而是让海军的三艘战列舰出海与他们汇合……”
静静听着建议,明治心中翻腾着。世间的事情真是变幻莫测,在推翻德川幕府之前,日本几十年中一直有个期待,就是摆脱大周的控制,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日本。
自打大明建立以来,日本就受到大明的强烈影响。譬如所谓的倭寇,很多就是大明的海贼跑来日本组建起来的。大明末年的郑成功父亲郑芝龙,在日本也是个人物。
大明时代对日本的影响与大周一比,完全不算事。大周从经济上对日本的影响力无以复加。日本的金银铜等贵金属不断流入大周,大周的商品在日本畅行无阻。之后大周甚至占领了虾夷。使得日本人认为,只有脱离大周的控制,才能有日本的明天。
推翻德川幕府之后,日本看着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真正变化的只是日本的国策。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中,大日本帝国的那些工业,是延续自德川幕府的建设。大日本帝国的文化引入,源自德川幕府从大周那边获得的知识。
与德川幕府不同的是,当日本决定走自己的道路之时。才愕然发现,过去的两百年中,并非只有大周向日本销售商品,日本本土其实有大量商品是以大周为目的地。
尤其是漆器、武士刀、屏风等产品,大周是日本最大和几乎唯一的市场。大周甚至还会把很多木材运到日本加工成木料,廉价的日本劳动力通过许多看着没赚到钱的买卖维持着生计。
当日本走上自己道路的时候,这一切贸易也随之烟消云散。
看似强大的欧美也的确与日本做生意,购买力却远不如大周。经过近二十年的折腾,日本国内有了一个共识。如果日本想拥有美好的明天,只是脱离大周远远不够。日本必须建立起属于日本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不是龟缩在日本三岛上。
日本国内激进派认为,这个势力范围必须包括朝鲜、夏怡州、琉球。如果日本能够与欧美联手击败大周,台湾与海南岛也要归日本所有。完全占领南海的欧美,还得允许日本与南海地区的贸易。
如此激进的观点,便是在日本也不是绝对主流。明治本人虽然认同这样的分析,却不认为有这样的机会。
然而机会却来了。
大周正在与英国激战,欧美各国对大周虎视眈眈。大日本帝国之前砸锅卖铁,拥有了三艘战列舰。加上现在发行债券买到的两艘。五艘战列舰,已经有大周20%的海军力量。
此时若是对朝鲜动手,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