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的战争明朝方面虽胜,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削弱了辽镇的军事实力。此战后辽镇的战斗力开始下降精锐损失殆尽。短时间无法恢复据户科都给事中李应策统计,辽东原有兵额95000,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只有40000,也就是说减少了60%;壬辰战争后,辽东兵力之不足、防御之单薄可见一斑。这恰恰成为一些有野心的少数民族首领提供了扩展势力的良机,蛰伏已久的插汉部蒙古开始猖獗骚扰明朝边境和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便是明证。
根据1569年兵部侍郎谭纶的记载,明朝全国军队定额为313万8300人,而实际上仅有84万5000人。推测北边服役的军士为50万人,马匹10万匹。
朝鲜在战争里被日军侵略,使得人民流离失所,在战争期间,大量人口死亡或被日本军队掳掠。首都汉城的户数从战前的8-9万户减到战末3-4万户。战后全国户籍人口只有战前的六分之一,数十万人口被日本掠夺。战后百业萧条,农业产量更大减,使得朝鲜社会处于崩溃边缘。在战争之后,朝鲜断绝了与日本的邦交,直到1604年时朝鲜高僧惟政访日,此为与日本和解的破冰之旅。至1609年,朝日签订《己酉约条》,宣告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日本御前会议眼瞅着就要胜利闭幕。在御前会议所勾勒的赌局上的一众敌我筹码正在努力实现身为筹码的自身价值。
几乎参加了陈韶每一场重要战斗的4连长朱光启正在训练部队使用布置铁丝网的装备,就听警卫员提醒,“连长,营长来了。”
朱光启赶紧抬头看过去,就见陈韶营长引领着好几名校官前来这里。朱光启赶紧把绑了钩子的步枪交给警卫员,上前敬礼。
校官们也不寒暄,到了近前就命令朱光启把方才的操演再来一遍。朱光启看了看陈韶,就见陈韶点头示意,这才把铁丝网布局方法演示了一遍。
如朱光启所料,那些校官对于改装的步枪铁钩很有兴趣。要过来朱光启发明的这个改造装备,校官们品评一番。而朱光启对陈韶的期待也变成了现实,陈韶就把朱光启的功劳讲给校官们听。
看着校官们的满意,朱光启心中也有了些期待。毕竟朱光启与这些军官不同,陈韶等一众校官都出身于军官学校。陈韶甚至出身保定陆军学院这样的名校。晋升之路自然是一片坦途。
而朱光启毕业于士官学校,是学校而不是学院。毕业后只是一名士官,摸爬滚打当上了副排长。如果没有校官们的青睐,副排长对于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就是一道坎。
然而朱光启跟了陈韶这样的排长后运气非常好,不仅在激烈的战斗中活下来,还立下功劳。从代理连长升任连长。又获得了中尉军阶。对于士官学校的毕业的人来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陈韶又把本是朱光启的功劳归于朱光启,让朱光启心中更是感激。
之后校官们提出了要求,“陈营长,让我们把这个先拿去给我们的人看。这个绑法可是好的很。”
朱光启心中莫名的就一阵抵触,不过他没敢吭声。就听陈韶答道:“何必那么麻烦,派人过来跟着我们学,保证能学的很明白。”
“哦?陈营长这么大方?”有一位中校带着笑意问道。
朱光启也不明白陈韶为何要这么大方。本是陈韶与朱光启搞出来的战术,这么轻易交给别人可不行。总得先要点什么好处才对。
却间陈韶神色中有些遗憾:“都是打仗。能少死人就少死人。已经死了太多人了。”
听到这话,一众校官们也不禁露出些心有戚戚的神色。也没再说什么试探的话,校官们就和陈韶说起了别的。
就见陈韶带着校官们在临时布置的演示阵地前走起来,内圈的防御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陈韶问道:“我想请教诸位。大家要是进攻这样的高地,会走什么路线。”
“陈营长,我们不是防御一方么?”校官们很是不解的样子。
陈韶解释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至少先以我们如何进攻开始,以后我们未必不会遇到进攻这样防御体系的事情,现在请教大伙,也是做个预案。”
朱光启听陈韶前面一段古文,一时不太知道陈韶在说啥,更没共鸣的更感觉。
听陈韶说起大周军竟然也要进攻铁丝网阵地的可能性,朱光启甚至有些被吓到了。既然是布置铁丝网阵地的,朱光启也知道这玩意有多难对付。如果日军采取了这样的战术,那简直是噩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