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那位军武宅说的透彻。战列舰就不用搞什么花里胡哨的,鱼雷发射器什么的统统去掉。水上侦查飞机甚至都没必要带,用舰队里头随行的侦察机航母提供侦察。
陈馨婷以前听军武宅们聊天,总是云山雾罩的不明就里。这次因为听明白了,所以才真的有了兴趣。跑得快,皮厚耐揍。这都很容易理解。陈馨婷不明白为啥中线布局的统一口径火炮打得准?
军武宅给出了答案。因为都是统一的中线布局,如果炮口角度,装填的发射火药量,以及弹头制作精度都一样。那么每一门炮发射后,着弹点的距离应该是舰船火炮的间距。
这可以用完全平行的延伸线,抵达终点时候的图来想象。
但现实绝非这么简单。海上炮战,己方战舰在航行,对方战舰也在航行。而且炮弹不是激光束在真空中照射,一秒钟30万公里。主舰炮的炮弹初速也就是800多米每秒。
双方的炮战距离一般是从两万米开始对射。大海战的时候,真正一击毙命的攻击基本是4000米左右。
便是4000米,炮弹也得5秒才能飞过4000米距离。两万米的话,炮弹飞行时间就得半分钟。
而炮弹装填,瞄准也需要时间。以当时双方**全开,时速25节,也就是时速大概50公里的速度。便是30秒一发,加上炮弹飞行时间。此时全速航行的战舰移动的距离,也足够让本该命中的舰炮炮弹无法命中对方战舰。
更何况,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海上军舰自身的震动,还有随着波浪起伏,都会影响射击精确度。
所以统一口径舰炮的战列舰,其实是一门炮一门炮进行发射。
因为观测人员可以观测到上一发炮弹落入水中的浪花与敌舰的距离。把敌舰速度,等参数代入公式,下一发炮弹本就已经装填完毕。这时候根据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发射,就可以让命中率大大提高。
一艘一战战列舰一般是8门主炮。在那个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战列舰对轰并非陈馨婷所想的那样,是瞄准再打。瞄准固然还得瞄准,但是通过装填好炮弹的主炮一门门的发射,通过逐渐修整误差的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命中率。
而且战列舰主炮口径够大,破坏力够猛。只要命中一两发,很可能就让敌方战列舰失去战斗力,不得不退出作战序列。
现在,陈馨婷听到陛下终于有要采取新式战舰的意思。只觉得笼罩在自己头上的阴云是要彻底散去。
就在这高兴的片刻,陈馨婷听李长远陛下继续说道:“你那个好儿子陈韶,说起来也得叫我声外公对吧。”
“圣上……”
“还是叫义父吧。既然别人这么想,咱们又何必客气呢。”李长远陛下的声音里面有着一种嘲讽和不快。但明显不是对着陈馨婷而来。
“陈韶写的那个《总体战》,竟然有人想起来了,读了之后还要拿出来当做辩解的借口。你是陈韶的娘。我想问你,你愿意答应么?”
陈馨婷果断答道:“如果义父认同陈韶所写的《总体战》中的内容,我就没什么要说。如果义父不认同,就让那些人自己寻找理由。”
看着自己这个‘干女儿’神色坚定,李长远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最初的时候李长远只是将陈馨婷看做一个工具,一个用来对付司法系统里面那些坚定支持士绅体系的工具。
即便是在1870年颁布新政之后,李长远依旧没办法彻底摧毁士绅势力。理由很可笑,士绅们的特权固然可以通过新政发令去否定,真正执行的时候还得靠司法体系配合。
而司法体系中的许多人却不愿意在司法案件中做出对士绅不利的判决。
这场矛盾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李长远获得优势之后,正好遇到了陈馨婷的案子。
借着这场继承权的斗争,李长远陛下对司法体系中支持士绅特权的保守派进行了大规模的替换,这才击溃了司法体系里面的反对派。将1870新政中关于土地改革的部分全面推行下去。
失去了司法体系的保护,士绅们不断败诉。逐渐失去了土地。而获得土地的大周朝廷得以将土地分给无地农民,终于从根本上缓解了国内大量失业人口造成的巨大社会压力。
李长远却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现在。陈馨婷的儿子陈韶的一篇兴趣组论文《总体战》,又成了风口浪尖的东西。
回想陈韶那篇《总体战》的论文中关于工业国列强战争的分析内容。李长远陛下最终下定了决心,“就让兵部按他们的想法去做吧。”
“遵命。”陈馨婷果断答道。她随即又说道:“义父,儿臣只求给陈韶为大周继续效力的机会。”
李长远点点头,“放心吧。国防大学的陆军指挥系和炮兵系联名说,想要陈韶。我觉得陈韶还是去读个参谋系短期班。这孩子的知识积累可不够当个师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