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听到这话,赵永年愣住了。这帮人诚恳的语气,这时候还是真的相信赵淼会帮忙,或者说,他们相信赵淼背后的陈馨婷会帮忙。
“朝廷做事十分僵硬,利息又定然是全国一样。利息若是高了,都是那些私营的钱庄里面的钱先都借出去,才轮到朝廷的钱庄。利息若是低了,定然有人把钱从这边借出去,到其他利息高的地方套利。”
赵本华对此已经考虑过,听族人说的在理,就答道:“虽然是这么讲,朝廷里面能人众多。定然有办法。此时是否加入,那是要不要跟着朝廷走。至于跟着朝廷走之后会如何,到时候再说。我听大伙的意思,难道是觉得那些不跟着朝廷走的钱庄,会比跟着朝廷走的钱庄混的更好?”
几乎在赵本华提出‘跟谁走’的问题同时,燕京的户部众官员与刚得到明确头衔的‘央行行长’一起向皇帝陛下说起未来一定会爆发的体系内外的钱庄斗争问题。
“陛下。若是强行勒令所有钱庄都加入朝廷建立的体系,只怕能引发一场金融动荡,继而引发小规模的经济危机。主要是各个企业受到金融服务变化的影响,震动引发的危机。若是不强行弄,以后与那些不加入钱庄的体系斗争,并不知道会在何时引发金融危机。当然,陛下也请放心。臣等推演下,经济危机几率会降低很多。”
李长远陛下看着大臣们的神色。很想能分辨出这些人的态度到底有多认真。
是否爆发经济危机这件事,蔡丞相“恰巧”在那些极为机密的奏对中讲述过。大周朝历代皇帝中的确大部分都谈不上英主,但是每一代都接受过非常完备的教育。历代皇帝中大部分都留下了注释评语,豁然开朗的,如梦方醒的又追悔莫及的,或者始终懵逼,要求后来的聪明皇帝搞清楚事情后焚了调查报告,‘家祭无忘告乃翁’的。
李长远陛下少年时代读到‘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评价,真真有拨云见日的感觉。也确定了李长远陛下后来的决心。眼见大周30年内乱,李长远终于明白了,朝廷的任何制度都不能把百姓往死里整。如果可以的话,朝廷的制度要尽可能让那些无法发声的百姓获的一部分利益。
至于这次金融改革,对百姓定然会有影响,但是影响远没有对能发声的金融业和工业。所谓的经济危机,对皇权的影响只有百姓流离失所这一件事。不用皇帝下令,那帮有钱的金融业与工业从业者从来都会努力自救,他们的任何损失,都会第一时间吵吵出来。
就算是搞出经济危机又怎样,有钱人的危机只会强化皇权的力量。那帮有钱人跪倒在地哀求帮助的时候,很清楚他们必须付出代价。
只有大周百姓才是真的可怜,有钱人捣腾出来的危机,都是由百姓们承担结果。百姓们哪怕是死在经济危机里,都不知道为何而死。便是没死,当百姓们不得不向人求助之时,他们已经一无所有到饭都吃不上了。
所以听着大臣们说起经济危机,李长远陛下答道:“等经济危机来了再说。既然现在没有来,就执行下去。大周需要更大规模投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现在的利息还是高。只有把尽可能多的钱都吸纳进来,才能支撑未来更大规模的工业发展。朕不在乎未来的经济危机,朕在意的是工业能否继续快速发展。这才是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
群臣见皇帝陛下下了决心,也不再多说什么。是否爆发经济危机,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大臣其实也不在意。或者说,大家都认为自己能力不凡,绝不会把经济搞到那个地步。
当大臣,最重要的是不能替别人背锅。只要皇帝陛下肯出来扛责任,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解决了这件事。李长远陛下又叫来兵部人事局的局长,“最近要做些外交,把陈韶加进去。出使海外,大校的军阶不太够份量。先把他少将的军衔给解决。”
人事局局长有些不解这么做的理由,但是皇帝作为大周最高统帅,他的命令必须执行。便领命而去。
李长远陛下又叫来侍卫长,“等陈韶军阶的事情做完,让他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