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麦就是筛选出来的碎麦,里头还有石头,泥灰等等,虽然说慢慢整理可以再筛选出一批能用的麦子,但那劳动强度太大,面粉厂人手不够。
当然,也不会浪费,有专门的下脚麦仓库,附近居民或者农民可以买回去当饲料。
程秀心一动,“一斤多少钱?”
看她似乎想要,推着板车的同志划拉出下脚麦给她看,“两毛一分一斤。”
这会车子怎么都装不下了,程秀飞快把十箱面饼用自行车驮回家。
看她出去了一早上驮回来一堆面饼,连自行车横杆上都绑着两箱子,蔡婶手忙脚乱的帮忙卸货。
“咱家有麻袋吗?”
蔡婶一拍大腿,“还真有,水泥袋子行不行?”
人转身回屋就往床底下掏,“我都攒着呢,听公家的准没错。”
程秀想起来了,以前确实有一段时间提倡节俭办事,而且是正经的发文,鼓励老百姓看到废弃的水泥包装袋一定要回收利用起来。
蔡婶一掏就有五个。
程秀拿了四个水泥袋风风火火地就再次往面粉厂赶。
水泥袋一袋最少15斤,她买四袋刚好能保持平衡,车后座两袋,横杠两袋,最后车筐还能再放10斤,一辆自行车运了70斤下脚麦。
蔡婶早一直听着动静,听见声了就来开门。
程秀把自行车推进院子里,示意蔡婶不用卸货,奔进屋拿起茶缸子吨吨吨的乱喝一气,这才缓过气来。
“蔡婶,给我准备点干粮吧,我想到附近村里走一趟。”
蔡婶应了声,从裤腰带边边的内衬口袋翻出些毛票子拽手里就出了门。
程秀正好去看看水井。
水井这会已经通了,站井水边往下瞧的水质还挺浑浊,看来得沉淀个三四天才能正常取水。
至于什么时候能砌个井桩再弄个压井机,那就得看啥时候能腾出时间来了。
就这么一会功夫,蔡婶买了带青红丝的发糕,程秀翻出家里的铝制水壶灌了水,捻了两指头宽的糖精放里头摇晃。
糖精可不能多放,放多了发苦。
蔡婶彻底迷糊了,这是要去哪啊。
”咱们之前坐车来时沿途多的是生产队没错吧。”程秀拍了拍车架子上的麻袋,“我卖点东西去。”
这会快到晌午了,程秀舍不得再耽误,推着自行车出门。
蔡婶奔进屋去,又拿来一个口罩。
这年头的口罩用棉纱布一层一层缝上,洗干净了还能重复利用。
程秀当厨师时每个月都会发口罩还有劳保手套,家里确实不缺。
南方冬天冷风也能吹到人骨头缝里去,带个口罩确实暖和不少。
她骑车快,但路况不好,十公里大概骑了一个小时。
这会周边全是一个个生产大队的范围,她又继续骑了五公里左右,来了个较大的生产大队。
她站在斜坡上粗略地数过,大概有两百户左右,不管是算生产队还是算村都属于中大规模了。
都不用她开口,管不住好奇心的人多得时,一抱着孩子的小媳妇兴致勃勃的开口,“这卖的是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