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说。”三月份的天气已经有一些热了,坐在马车里有些闷,刘信启这会儿正骑在马上。
“第三团在武陟县受阻,我军正在强攻。”通信兵汇报道。
……
武陟县,位于黄河支流沁水与黄河交回处,东、南、北三面都是大河,只有西边是陆地,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易守难攻。
第三团没有工兵支援,过河只能靠建造浮桥,若是对面有人捣乱,浮桥就建不起来。
第三团站在沁水北岸,看着南岸的武陟县很是心烦:“这武陟县真是死硬,要是重炮团在这里,几发重炮过去,直接就能江对岸的武陟城北北城门轰塌了。”
之前尝试两次直接架设浮桥,都被南岸的守军给破坏。
“火炮营的靖炎二年式火炮马上就架起来了,虽然没有重炮威力大,但也足够炮击到河对岸的城墙。”副团长道。
“火炮架起来后,先让火炮掩护将士们,把浮桥搭好,否则就算轰塌了城门楼也没用,我们的人还是过不了河。”
“好。”
一个火炮营除了后勤、军吏等后勤人员,有三百操炮手。操控着十门靖炎二年式火炮,二十门虎蹲炮为前面打仗的步兵、骑兵提供火力支援。
先是靖炎二式火炮开火,炮弹直接砸在城门楼附近,有两发炮弹运气比较好,直接砸在了城门楼侧面。
火炮射击直接吸引了所有守军的注意力,沁河南岸的守军也回头看向武陟县城墙。
接着是虎蹲炮,二十门炮弹划过高高的弧线,越过沁河,砸在了河对岸的守军中。
敌军被开花弹集中,立即显得有些骚乱,军将正在维持秩序,收拢士兵,空阔的河岸没有掩体,这些军将也只能能维护主守军不逃跑,对后续的炮击束手无策。
“安排狙击手打敌军指挥将领。”团长命令道,不想再用开花弹杀戮。
沁河下游段,河面宽度超过七十丈,火枪子弹就算能够飞越这段距离,也没有什么威力和准头可言了。
但最新式的狙击步枪已经比邵真刚开始改造的先进许多。枪管长四尺,整体重量二十五斤,枪管内有四条螺旋膛线,紧密细致,可承受普通步枪三倍标准发射药装药,专用的狙击枪子弹,可以保证在三百五十步内,误差不超过六分(两厘米)。
团里的狙击手被抽调出来,趴在岸边射击对岸的敌军将领,那些将领没见识过这么厉害的火枪,不知道躲避,大部分都挨了枪子。
军将一死,其他士兵立即朝着武陟城逃窜。
“上浮桥!”
五个小木舟下水,每艘小舟上各有六名将士,全都奋力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