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舟后面拴着一根细绳子,绳子很长,在岸上盘了一小堆。
很快,小舟冲上了对岸,将士们下船后,有战士开始拽船后拴着的绳子,其他人则举枪在周围警戒。
细绳子后面连接着粗一些的绳子,然后是更粗的绳子,最后是拴在绳子上,并排捆扎结实的木排。
木排上绑着充满气的皮囊,旁边有许多将士正在往其他皮囊中吹气,吹鼓起来后,就捆绑在木排上。
“一二、嘿哈!”
木排被推下水,在对岸绳索的牵引下,一点点的向河对面飘去。
“一二、嘿哈!”
一个接一个的木排下水,浮桥很快就被搭好。
会水的将士上去对木排进行再次加固。
...
在搭建浮桥的过程中,武陟县的守军还组织了一次冲锋。
一千多敢战死士从北门冲出,朝着南岸的二十多名先遣兵冲了过来。
“轰!轰!…”
二十门虎蹲炮在二十名先遣兵面前形成了一堵炮弹墙,开花弹爆炸后四散飞溅的弹片、铁丸一下就将一千多守军扫到一大片。
虎蹲炮的射击间隔非常短,被炮轰一轮,还处于懵逼状态的守军紧接着又挨了一轮炮击。
“跑啊!”
“妖人能御使天雷!”
...
一片混乱中,剩余的守军四散逃命,“半渡而击”草草收尾。
溃兵一大半原路返回武陟城,一小部分朝着西面逃跑,应该是不看好武陟城能够守住。
溃兵逃进城后,武陟城北城门立即关闭,关闭前隐约可以看见城门后有劳役扛着土袋子跑了过来,应该是要将城门彻底封死。
浮桥被从容架设完备,大军开始过河,先是一个步兵营,接着是一个骑兵营。
骑兵营过河后立即整军分散出去,将武陟城四面遮蔽了起来。
团部最后一个过河,在沁水河南岸设起指挥部继续指挥作战。
先前四散开的骑兵有几骑返回指挥部,情报汇总之后,骑兵营营长向众军官汇报武陟城的周边情况。
“四面城墙都有守军,北面的守军最多。”
武陟县的位置非常优越,通过沁河、黄河及其上有的各支流范围内的水上贸易都要从武陟县通过,黄河在这一段还算平稳,能够行船,不像更上游,完全没有航运的条件。
良好的营商条件,让武涉城还算富裕,能够阻止更多的民兵守城。
“怀州郭附县河内有没有动静?”团长向随军的军情人员问道。
“截止目前没有接到河内过来支援武陟的情报,我们南路大军在沁河北岸直接朝着河内行军,他们自己都自顾无暇,应该不会来支援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