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能围点打援了。”团长感觉有些可惜。“直接强攻吧。”
细致的作战计划很快被随军参谋制定好,团长进行了一些微调就通知了下去,过河后一直在修整的陆军终于等到火炮过了河,军阵再次开拔。
敌我两方武器差距太大,间隔了八百多年。军士素质也差距甚大,业余与专业精锐的区别。
最终导致攻城过程非常的简单,先是火炮震散敌军的士气,接着火枪排列上前压制城投守军不敢露头。
由于占领之后己方还要治理,所以没有使用实心弹炮轰城墙,十几架建议云梯搭上了武陟城城墙,扔一轮手榴弹上墙清扫障碍,战士打头阵,顺着云梯冲上城头。
守军的反抗意志可以说相当强韧,一只坚持到城墙上的守军将领全被杀了,才开始大面积缴械投降。
“不应该啊,这些大头兵为什么要这么拼死防守。”
军情部的探子很快和城内的谛听联络上,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被搞清楚。
原来武陟县防守官员和武将强征民夫,并将这些民夫的家人都圈在了一个街坊之中,街坊四周堆满了干柴,街坊里面的院子里也是各种易燃物,给一些重要的通道还浇上了火油。
军官们威胁民夫,若是不拼死守城,待城破之时,就是这个街坊被点燃之时。
心念家人的安危,被强征的民夫才拼死抵抗兴汉盟的攻城。
“几个主事的军官都被你们杀死在了城头上,城内留下来狗急跳墙放火的人则被谛听的人制住,现在百姓们都安全了。”武陟城谛听头目汇报道。
“怪不得一直到那些军官都死的差不多的时候,守城兵丁才放弃抵抗投降。”团长有些后怕的感叹道。
“主要还是看城破了,城里面没有烧起来,他们被胁迫而产生的勇气也就散了。”谛听头目道。
“这次你们立了大功了,若是让这把火烧起来,我们大家可就惨了。”
“这些王八蛋,真是没人性,他们家人还在不在,诛了他们九族!”
“是啊,能做出来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就该杀了他们全家。”
...,
旁边围着的军官听了群情激愤。
“先将主谋的家族都抓起来,等候盟部发落。”团长安排道。
......
像武陟县这么硬骨头、看不清时事的官员必定是少数。
刘信启面对的河内城就很怂。
同样位于沁河南岸,大军到达之后,隔着河放了两轮重炮,城头上就升起了白旗。
大军在河内修整了一天之后,继续向西进入京西北路的孟州,而第三团则直接从武陟县向南进入京西北路,攻打孟州位于黄河北岸的温县,攻下温县之后第三团会再次向西南攻孟州郭附县河阳,最后驻扎在这里,防守南赵的西京河南府。
留一个团在孟州,是参谋部的意见,刘信启本来是打算全军西进,黄河北岸的州县全部交给戍守军来防守。但参谋部建议,由于之前南赵三番五次的“背后捅刀子”,应该在孟州设一道保险。
一个团两千人的野战军,据孟州城而守,能够防守十万大军最少半个月的攻击。
有半个月时间,以兴汉盟的军情传递速度,已经足够调派其他地方的兵力过来支援。
......
三月下旬的西进攻势非常的顺利,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势如破竹”!